接下來把目光轉向歐洲,看一看法國中小學的餐桌。法國的公立學校一般會提供午餐,按照家庭收入來確定午餐的費用,如果是低收入家庭,可以免費或者只收取象征性的低價。
據《全球華語廣播網》法國觀察員魏偉瓊介紹,學校午餐的質量和口味有些良莠不齊。法國大部分學校會提供午餐,大概一半學生選擇在學校吃,場地大的學校會有自己的廚房、廚師和餐廳,自行烹飪每天的午餐。場地有限的學校只能設置一個餐廳,由專門提供學生餐的機構每天配送。更加小的學校連餐廳都沒有,午飯時間由老師統一帶隊到專門的公共食堂去用餐,這種食堂一般離學校不遠,有的學校允許學生自行帶餐。學校對學生每天吃什么非常重視,廚師會和營養師一起提前確定一份餐單貼在校門口,所有家長可以了解自己孩子每天都吃什么,在確定餐單時,營養均衡避免過甜過多脂肪攝入是基本原則。
法國有專門的法例,對學校提供的食物種類、烹飪方法及次數有詳細規定,例如薯條每周最多只能吃一次,每頓飯必須有含有鈣質的奶制品等。每份午餐包含前菜、主菜、奶制品和甜品,具體分量根據學生不同年齡階段來定,這樣一份午餐平均費用在2.5到3歐之間,具體價格和學生家庭收入掛鉤。低收入的家庭可以享受免費,學校午餐除了讓孩子們吃飽、吃好,用餐過程也是對餐飲禮儀、飲食文化一種潛移默化的教育。尤其是幼兒園、小學的食堂,學生餐廳的用餐氛圍很好,食物擺盤考究,學生用餐之前統一要洗手,然后坐下享用美食,用餐時間一般不少于30分鐘,最理想的是45分鐘,可以讓學生在細嚼慢咽的過程當中學會享受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