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勞動者工資支付事關廣大勞動者切身利益,事關社會和諧穩定。為更好地處理欠薪案件,豐澤區創新出臺“欠薪案件處理路線圖”,有效提升轄區內欠薪案件化解能力和處置效率。
“欠薪案件處理路線圖”主要內容
◆ 明職責:落實各街道辦事處屬地監管責任,明確人社、信訪、市場監管、公安、法院、總工會等單位及住建、工信科技等行業主管部門職責,細化案件調解、勞動監察、爭議仲裁、訴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等辦理流程,克服責任主體模糊不清、互相推諉扯皮的現象,做到責任到人、責任到崗。
◆ 建機制:由區政府牽頭有關部門聯合成立欠薪突發案件應急處置協調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下稱“應急辦”),常態化協調聯動處置群體突發欠薪案件。在關鍵時間節點(如元旦、春節等),“應急辦”召集各成員單位采取集中辦公、聯合辦案等方式,對復雜疑難案件及時分析研究解決。
◆ 抓時效:細化量化部門參與解決欠薪案件時間節點,確保第一時間介入、管控,限時解決欠薪案件,妥善化解矛盾糾紛。
“欠薪案件處理路線圖”工作流程
◆ 教育勸導:一旦發生采取極端行為討薪或集體討薪事件,“應急辦”立即啟動響應機制,人社、信訪、公安、屬地街道等成員單位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做好法律宣傳和政策引導,穩定工人情緒,勸返、勸回工人理性維權。
◆ 綜合調解:首先由街道、社區、企業等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出面介入調處,力爭“第一關口”化解糾紛。其次,街道、社區、企業一旦調解不成,由區人社局和相關的行業主管部門介入調處,同時運用勞動監察詢問通知、詢問筆錄做好前期證據固定工作,啟用工資保證金、欠薪應急周轉金等預警機制,督促企業規范用工,倒逼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出面解決欠薪問題。
◆ 行政執法:一旦無法達成調解,立即介入行政執法手段,對拖欠工資違法行為依法立案查處,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改正,并依法予以處罰;同時由發改、住建、市場監管、信用辦等相關部門依職責按規定實行企業失信聯合懲戒,對欠薪企業予以通報批評、降低信用等級、列入重點監管對象和“黑名單”管理等懲戒措施,特別針對工程建設項目欠薪企業在市場準入、工程招投標、工程竣工驗收、預售款提前支付、融資貸款、商品房網簽、新項目立項審批或施工許可等方面予以限制,使違法企業“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形成震懾作用。
◆ 仲裁介入:對雙方存在爭議的欠薪問題,引導工人通過勞動爭議仲裁解決,建立“快立、快裁、快審”綠色通道,加強裁審銜接。對勞動爭議仲裁裁決執行存在風險的,引導工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財產保全申請。
◆ 兩法銜接:一方面,對拒不執行人社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用人單位,及時移送公安機關立案查處;另一方面,依法采取行政拘留等強制措施,嚴厲打擊非法聚集、惡意討薪等違法行為。
◆ 案后總結:“應急辦”對發生的欠薪案件按照欠薪領域、欠薪類型、欠薪原因、欠薪解決效果等定期進行分類和同比分析,強化源頭管控、舉一反三,并對各職能部門落實“路線圖”情況進行綜合效能評估,優化職能銜接,確保又好又快處理勞資糾紛。
近年來,豐澤區充分運用“欠薪案件處理路線圖”,持續完善工作機制,不斷強化基層黨委政府和主管部門職責,切實打通各職能部門在溝通協調過程中的瓶頸障礙,有效解決了一批勞資糾紛、惡意欠薪、虛假討薪等問題,治欠保支“四道防線”作用發揮成效明顯。
2018年,豐澤區本級共處理勞動爭議投訴案件1044起,涉及4298人,追發勞動者工資(含工程款)3100萬元,結案率達100%。立案受理勞動爭議仲裁案件565件,當期結案546件,涉及勞動者1083人,案件標的1540.44萬元,當期結案率96.6%,調解撤訴率達51%。處理欠薪案件數、涉及金額、涉及人數、勞動報酬群體性案件數等同比均下降10.5%以上。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這條濱海“黃金通道”提前實現主體完工2025-07-0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