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在第五屆中國(廈門)國際跨境電商展上,廈門指紋科技展位吸引大批POD產商。
消費者通過電商平臺上傳個性化圖案,實時預覽效果并下單后,訂單即刻傳輸至合作工廠完成定制生產——近年來,隨著數字印刷技術和電商平臺的成熟,POD(Print on Demand,按需印刷或按需定制)模式迅速崛起,憑借“零庫存、高利潤、低退貨”的顯著優勢,在全球貿易市場掀起新浪潮。
最新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POD市場規模已突破102.1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6.9%。在亞馬遜美國站,僅今年6月,定制服裝類關鍵詞搜索量峰值就達25萬次,家居裝飾、寵物用品等細分品類搜索量同比增長27.5%。
在全球POD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位于中國東南沿海的福建已成為該領域的核心生產基地。行業統計顯示,目前全球超80%的優質POD產能集中于福建地區。
POD模式為何會吸引眾多福建企業投身?其成功背后蘊含著怎樣的產業邏輯?近日,記者走進多家福建POD企業尋找答案。
“先下單,后生產”
“這是一種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商業新模式,允許客戶提交個性化圖案或創意,并根據需求進行定制。”廈門圖潮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長春已在POD行業經營多年,他告訴記者,相比傳統的批量生產,POD模式摒棄了提前大量囤貨的做法,而是精準地響應每一個獨特的消費者訂單。“按需”“先下單,后生產”降低了庫存積壓風險,并且利潤空間可觀。“以定制T恤為例,在美國售賣30美元的定制化T恤,真實成本僅40元人民幣左右。同時,由于消費者參與設計過程,對產品有更強的情感認同,采用該模式生產銷售的退貨率也顯著低于行業平均水平。”楊長春說。
走進位于廈門市集美區的廈門圖潮科技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整齊陳列的定制成品——T恤、衛衣、帆布包等服飾以純色為底,印上風格各異的燙畫圖案,內容從簡約文字到潮流插畫,應有盡有。靠墻的展示架上,首飾、馬克杯等周邊產品在射燈下折射出細膩光澤。
記者了解到,在美國,超63%的消費者因POD模式能提供獨特商品而選擇此類產品,而在眾多的品類中,衣服、帽子、毛毯、馬克杯等最為熱銷。
不過,等訂單來了再生產貨物,還要及時送達海外消費者,來得及嗎?
“完全來得及。”楊長春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在商品下單后48小時之內就能進行發貨,下單后的5天之內便能將產品郵寄到買家手中。
“POD模式在歐美快速興起,一方面源于當地消費者強烈的個性化表達需求,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中國供應鏈在時效和成本上的綜合優勢。”楊長春說,福建是全國紡織服裝產業重鎮,也是全國跨境電商出口大省,完善的供應鏈配套為POD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歐美人工成本較高。相比之下,來自中國的輕定制產商能有效控制成本、縮短交貨周期,更符合海外市場的需求。”
“近些年,供應鏈對于需求變化的敏捷性、適應性逐步提高,市場上有一大批成熟的服務商可以為POD商家所用,不僅有產品、設備的制造商,還有軟件服務商,POD行業的從業難度進一步降低。”楊長春表示,如今,POD行業的核心是差異化、定制化、個性化。“現在,有了AI設計工具,賣家的設計門檻也大大降低了,目前我們也在探索將POD模式與AI設計深度融合。”
中國(廈門)跨境電商展覽會首席顧問、中國駐日本大阪前大使銜總領事李天然告訴記者,POD等柔性供應鏈模式的興起,改變了傳統的生產組織方式,讓中國的跨境電商向著更加多元化、個性化方向發展。
“訂單在哪,工廠就在哪”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面對國際貿易環境變化,越來越多的POD企業開始在全球布局柔性供應鏈體系,并加強本土化運營能力。
今年6月,全球定制網在廈門正式上線,這是一個專注于跨境POD定制的垂直平臺。目前,網站已鏈接在美國、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巴西、墨西哥、日本、菲律賓、印尼、越南等全球數十家定制工廠,通過柔性定制供應鏈(即按需靈活生產的供應系統)和AI智能化SaaS平臺(網絡智能軟件服務系統)應用技術,滿足全球消費者對個性化產品的定制需求。
“POD的爆單秘籍就是一個字——快。48小時生產發貨,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快速補貨、快速發貨。與傳統的POD企業大多深耕國內供應鏈不同,公司選擇將生產網絡延伸到海外,而其核心優勢就在于‘近端履約’。”全球定制網(廈門)科技有限公司CEO劉宏表示,通過鏈接海外工廠,可以提升物流時效,減少國際貿易政策變動帶來的不確定性。“涉及收貨時效的問題,客戶更愿意選擇本土發貨。”劉宏說。
有關數據顯示,2023年就已有超過35%的中國POD賣家在美國建立了一定程度的本土供應鏈,其中頭部賣家的本土化率高達60%以上。
成立于2014年的廈門指紋科技是福建省內最早開始從事POD供應鏈托管的企業之一,公司合伙人陳黎明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構建起全球化的POD生產網絡。“去年開始,公司在美國布局了幾十家合作工廠,目前公司在北美、歐洲、東南亞等地區都有POD工廠,實現了‘訂單在哪,工廠就在哪’。”
陳黎明介紹,從事跨境電商的賣家通常先選擇合適的平臺,如亞馬遜、TEMU、SHEIN、TikTok等,這些平臺直接觸達消費者。消費者下單后,指紋科技旗下的 HICUSTOM全球柔性供應鏈服務平臺隨即啟動。她舉例說,假設中國跨境電商賣家接到美國消費者的訂單,HICUSTOM會將訂單派送至美國工廠,在當地直接生產發貨。目前,指紋科技95%左右的訂單能在下單后24小時內發貨,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在POD領域,廈門指紋科技不僅積極布局海外產能,還在平臺智能化方面進行了深入探索。公司開發的HICUSTOM全球POD托管平臺具備多項先進功能,如來圖自動生成3D商品圖等。通過平臺內置的設計器,消費者能夠在1分鐘內完成商品開發,并自動生成商品效果圖。如果是供應商下單,甚至可以將商品效果圖一鍵同步至各大電商平臺,完成貨物上架。
“當消費者確定訂單后,平臺還會為其匹配最優的生產與物流方案,進一步提升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陳黎明表示,除了消費端的智能化,公司還在合作工廠接入智能化排產系統與產品追蹤溯源系統。“為每個產品賦予獨一無二的‘身份證’,有效降低錯印錯發風險,實現從設計到物流的全流程閉環監測,助力中國的POD行業解決方案走向國際。”(福建日報報業集團記者 林聞 林梓健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