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天貓雙11正式落下帷幕,最終交易額定格在1682億元,同比去年增長39.4%,交易額比去年增長475億元;無線成交占比90%,雙十一數據超預期。
數據來源:天貓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近日,《2017年雙十一研究報告》發布,報告注重對電商投資建議、風險提示、投資要點等問題做出重要指導。
報告的核心觀點: 雙十一數據超預期,全渠道及品牌化是雙十一促銷的典型特征。數據超預期是線上體驗與效率雙升帶來的結果,無論從前端的購物體驗,還是后端的物流等,科技創新等極大滿足了消費者對購物及物流體驗。2017年是新零售元年,在品牌端和消費端呈現三種特征:
1、物流急速化,倉配一體化的比例提升,電商的物流體驗效果提升;
2、品牌化消費趨勢較為顯著,品牌消費占據主流,淘品牌暫落下風;
3、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加速,蘇寧易購、優衣庫、茵曼等開啟雙線促銷模式等,且帶動線下門店大幅增長。我們認為在全渠道的趨勢下,以及電商高增長的大背景下,繼續配置雙線龍頭蘇寧云商,以及電商服務標的南極電商。
雙十一增速超預期,全渠道以及品牌化消費成為促銷趨勢。 2017年雙十一電商呈現加速態勢,電商總成交額達到2539.7億元,同口徑同比增長43.45%,天貓實現總銷售額1682.70億元,同比增長39.36%,增速較去年環比提升約7.07%,超出市場預期,而京東、蘇寧易購增長同樣較為優異,新零售元年,全渠道促銷成為趨勢,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借助線下門店實現促銷、服務以及物流等,提升效率與物流體驗,如蘇寧易購、茵曼等利用線下門店實現融合促銷。平臺品牌化消費效應帶動客單價的提升,導致銷售額整體超預期,而與平臺關聯度較高,傳統品牌增速高于淘品牌增速,品牌化消費的趨勢帶動客單價提升,客單價相較去年同期提升約11%,消費者消費能力提升。
科技與智能提攜,精準營銷、支付以及物流效率大幅提升。 巨大的購物人次以及成交單數考驗后臺數據精準營銷能力以及大數據能力,同時雙十一后提升用戶體驗考驗物流能力,無論從前端的營銷,還是后端的運營能力上來看,此次雙十一,各大品牌龍頭很好的將人工智能以及精準營銷納入平臺營銷上來看,如智能客戶、智能音箱、無人超市、無人倉庫等,利用科技提升營銷互動形式,打通更多的互動科技,為消費者營造多種體驗效果。支付上,通過自主研發的數據庫OceanBase在核心數據鏈的全部應用,創下25.6萬筆/秒的支付峰值,是去年2.1倍,數據庫處理峰值高達4200萬次/秒,刷新全球記錄,此外,本次雙11全球費者通過支付寶完成的支付總筆數達到14.8億筆,比去年增長41%。在物流上,阿里旗下菜鳥網絡通過智能倉配系統,由機器人和流水線根據算法自動完成揀選和包裝,并通過人工智能進行大數據分析,選擇最優配送路徑,在雙11開場僅12分鐘即完成首單配送。根據菜鳥數據,截至11月11日24時,天貓雙11當天物流訂單已發貨超3.66億件,當天下午4時,全國已有340個城市簽收了當天購買的包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2025-05-1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