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強化職稱監督管理
(二十四)健全監督管理體系。積極構建政府監管、單位自律、社會監督的綜合監管體系,注重引入社會監督機制,通過聘請社會監督員對評審過程進行全程監督。明確界定各級職稱主管部門、行業主管部門、評委會管理機構、用人單位的職責。相關部門、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和工作人員不得利用職務之便為本人或他人評定職稱謀取利益?! ?/p>
(二十五)加強職稱申報推薦監管。健全單位內部監督機制,實行申報推薦數量核準備案,堅持申報數量、申報條件、推薦程序、推薦結果公開公示。嚴格職稱申報誠信承諾和誠信立檔制度,申報材料造假實行“一票否決”制,并錄入信息系統失信“黑名單”。嚴格審查推薦責任追究制度,實行“誰審核,誰簽名,誰負責”,對審查把關不嚴單位進行通報批評。對通過弄虛作假、暗箱操作等違紀違規行為取得的職稱,一律予以撤銷。
?。ǘ┘訌娐毞Q評審監管。完善評審專家遴選機制,加強評審專家庫建設,積極吸納企業專家、基層專家,實行動態管理,加強入庫專家培訓,堅持評委隨機抽取制度,建立評委誠信立檔制度。健全評委會工作程序和評審規則,嚴肅評審紀律,建立倒查追究機制。堅持評審公開、公示、回避制度,建立評審質量評估、巡查、舉報核查和違紀違規行為處理制度,建立復查、投訴機制。完善退出機制,對不能正確行使評審權、不能確保評審質量的評委會,將暫停其評審工作直至收回評審權?! ?/p>
(二十七)維護職稱工作秩序。加強對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的監督指導,嚴防考試泄密失密,保證考試安全、公平、科學。嚴禁社會組織以營利為目的開展職稱評審,突出職稱評審公益性。依法清理規范各類職稱評審、考試、發證和收費事項,大力查處開設虛假網站、制作和販賣假證等違紀違法行為,打擊考試舞弊、假冒職稱評審、擾亂職稱評審秩序、侵害專業技術人才利益等違法行為?! ?/p>
?。ǘ耍┘訌妼β毞Q工作組織領導。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切實加強黨委和政府對職稱工作的統一領導。各級黨委及其組織部門要把職稱制度改革作為人才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政策研究、宏觀指導等方面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各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要會同行業主管部門負責職稱統籌規劃、宏觀管理、政策制定、制度建設和監督檢查;行業主管部門要健全職稱評審專業設置,完善評價標準。各類行業組織和大型企事業單位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參與評價標準制定,有序承接職稱評審工作。用人單位作為人才使用主體,要根據本單位崗位設置和人員狀況,自主組織開展職稱評審或推薦本單位專業技術人才參加職稱評價,實現評價結果與使用有機結合。
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職稱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復雜性、敏感性,將職稱制度改革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加強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要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會同有關部門抓緊制定配套措施,分系列推進職稱制度改革。要深入調查研究,堅持分類推進、試點先行、穩步實施,妥善處理改革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要加強輿論引導,搞好政策解讀,引導廣大專業技術人才積極支持和參與職稱制度改革,確保改革平穩推進和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