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的第一課是學會如何“喊人”?昨天,不少人都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刷到了這樣一條消息,一位“菜鳥新人”因為稱呼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同事為“姐姐”而慘遭“吐槽”。“新來的”到底應該怎樣稱呼同事才是得體大方?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擁有這般煩惱的職場新人并不在少數。對此,人力資源專家建議,職場稱謂其實也有“磨合期”,新人們入職前不妨學一些商務禮儀,方能從容應對各路職場禮儀問題。 實習生 何彩儷
A案例
“職場新人”該怎么稱呼同事?
90后“主任”“處長”不離口,感覺自己成“老干部體質”
“正式入職之前我還真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但上班后我才發現,在‘國字頭’的單位喊人是大有講究的。”今年7月,徐俊正式走出象牙塔,成為了一家國企的新成員。“通俗地說,我的崗位就是一個‘坐辦公室的’,平時交接文件,領導意見上傳下達,都是我在負責,所以平時要接觸到單位的不少人,怎么稱呼他們就成了大問題。”理科出身的徐俊本來就不大善于交際,見到人要憋個半天才能想出怎么稱呼,每天迎來送往這么多同事,如何“開場白”成了他最苦惱的問題。
“我專門和我爸討論過這個問題,我爸說,像我們這種性質的單位,大家肯定都愛聽好話,不能確定對方到底是什么身份,就統統喊主任,職務往大里喊,肯定錯不了。”聽話的徐俊當真見人就開始喊“主任”,很快在單位“打開市場”,“不少人夸我嘴巴甜,還有些明顯比我大不了多少,職務級別跟我差不多的人,分明不是主任,聽到我喊他們‘主任’,居然也滿臉喜悅地答應,真是不可思議。”
上班一個月,徐俊覺得自己迅速變成了“老干部體質”,“主任”“處長”“領導”不離口。“我也想見人就喊‘哥’‘姐’,但在我們這兒,喊別人‘哥’‘姐’感覺好輕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