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蘆詠莉校長接待了一位家長。這位家長的孩子曾經在蘆詠莉所在的學校上過學,后來轉到了一所國際學校,又被國際學校勸退。這位家長非常焦慮,希望蘆詠莉校長能幫忙再把孩子轉到公辦學校。
蘆詠莉介紹,當孩子還沒轉到國際學校的時候她就發現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候的問題,每當這個孩子與別的孩子發生沖突的時候,這位家長總是強調別的孩子也犯了錯,別的孩子先道歉了自己的孩子才能道歉。“家長的這種教育會使得孩子學不會考慮自己應該負有那些責任,反而關注于外界對自己是否公平,只有外界對自己公平友善,才是自己做一個正直友善人的前提。”蘆詠莉說,這樣不分是非的教育只能帶著孩子越走越偏。
不少專家指出,家長怎樣對待別人也會怎樣對待自己的孩子,尤其是發生矛盾時,家長對別人不包容對自己的孩子同樣也會不包容。
這背后是家長對孩子的不接受。
“很多中國家長不是真喜歡自己的孩子。”蘆詠莉說,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內向孩子的家長總會說:“唉呀,我的孩子外向一點多好啊!”而外向孩子的家長就會說:“我孩子一分鐘都坐不下來,安靜點兒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