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舒心了 學習才更有動力
頒獎典禮上,獎杯之外,接到學生童志龍頒發的印有其頭像的棒球帽,四川師范大學黨委書記、校長丁任重立刻驕傲地戴上,引得臺下一片掌聲。
比這件禮物更令人動容的,是童志龍對丁校長說的一段話:成都的冬天非常冷,校長便將熱水通進學生公寓;學校貧困生多,校長確保食堂兩葷一素3.8元的套餐11年不漲價,“我們想把這份溫暖回報給校長,送帽子表達的是我們對校長的愛戴,也希望校長愛戴這頂帽子。”
“高等院校一切工作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為學生服務。”丁任重說,對于學生成長成才,需要付出真情、真心、真意。
“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學生才有安全感,才能促進學生潛心修學。”貴州理工學院校長龍奮杰介紹,該校80%的學生來自貴州本地,貧困學生占比超過50%。除了執行好國家相關幫扶政策,該校還利用社會資助建立了“星火基金”,對貧困學生、樂于創新創業和積極進取的學生進行資助、獎勵。
不僅僅是助學。“冬天,女生反映宿舍沒有電吹風,洗頭發容易著涼,類似這樣的問題,龍校長也幫忙解決。”一名學生說。
迎新生,對每一所高校來說都不陌生,但是,在哈爾濱商業大學,讓畢業生們難忘的,還有老師們的“送站”。
2014年6月,畢業季,畢業生們一個個拖著重重的行李獨自去往火車站的身影,觸動了校長辛寶忠的心。
辛寶忠給全校教師寫了一封《愛心送站倡議書》:“各位有車的老師,當你看到拖著行囊的畢業生時,請搖下車窗輕聲說一句:‘同學,老師再送你一程’。”
一番話換來60多位老師開著私家車,為畢業生們送站。一些社會車輛也自發加入。此后,“送站”成為該校每年畢業季不變的溫暖。
而辛寶忠不但為畢業生準備送站車輛,還登上車跟學生握手道別、合影留念,“千叮嚀萬囑咐,就像爸爸媽媽一樣,太暖心了!”一名學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