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凌晨,13歲的南通少年徐錦(化名)墜樓身亡。少年之死,被其家屬歸因于一款名為“吃雞”的游戲。
就在一天前,徐錦和同學小俞約好,準備“吃雞”到第二天3點。晚上10點多,沒有手機的他趁表姐不注意,拿走了iPad。
可沒到零點,徐錦就下線了。后來,小俞堅持玩到后半夜。第二天起床后,他給徐錦發了消息,但沒有得到回復。
少年之死,讓家人陷入悲傷。母親郁禮花甚至表示要起訴游戲公司,“告得游戲公司破產”。
“即使告贏了,能得到什么?”郁禮花傷心欲絕,但她還是希望通過媒體報道,引發社會共同關注,尋找更多受害父母,驗證孩子自殺、自殘行為與玩網絡游戲之間的關聯性,同時也希望游戲公司要做好防沉迷系統,以防更多未成年人受害。
“沒什么煩惱”少年深夜墜樓身亡
接到“孩子在搶救”的電話時,遠在南非的徐錦父母預感事情不妙,但他們沒有想到此時孩子已經死亡。
奇怪的是,徐錦那天的狀態是正常的,包括徐錦妹妹在內的多位親屬和保姆接受了警方問詢,他們大都稱,“徐錦那天很快樂”“這個孩子平時很正常”“那天沒有人說過他什么”。
后來,警方告訴郁禮花,孩子在墜樓前一直在玩“吃雞”游戲,已排除刑事案件可能,但不排除沉迷游戲分不出虛擬和現實導致的模仿行為。
在這之前,郁禮花從未聽過這個游戲。
徐錦是個懂事的孩子。郁禮花告訴記者,因為從事國際貿易,家境還算富裕,但徐錦并不亂花錢。家里每周給他100元的零花錢,還有逢年過節的壓歲錢,每湊齊1000元,他都會存下來,從自己那里簽一張欠條,拿1分錢利息。幾年下來,徐錦的“小金庫”已經有了幾萬元。此外,父母眼中的徐錦活潑好動,愛踢足球、打乒乓球、玩滑板、堆積木,還愛讀課外書。
相比其他家庭,郁禮花認為他們沒有給孩子太多學業壓力,對孩子的應試成績沒有過高要求。由于時常接觸國外的教育理念,他們還把徐錦送到國外的孔子學院學習。每逢寒暑假,還會帶他四處度假,去過不少國家。
小俞和徐錦是好朋友,兩人都剛剛小學畢業,如果沒有這次意外,他們會來到南通海門的同一所初中上學。小俞的父親曾多次接觸徐錦,認為徐錦“性格很好,從不調皮胡鬧和別人爭吵”。
家長認為游戲設定會對未成年人造成誤導
幾年前,郁禮花發現徐錦有沉迷游戲的“苗頭”,便把家中電腦搬走,也沒有給孩子買手機和iPad。因而,徐錦曾一度喜歡周末“泡”在姑媽家,因為那里有游戲機、最新的手機、iPad。考慮到小孩子缺乏自制力,郁禮花有時會教訓兒子,讓他不要總去姑媽家。
今年暑假,徐錦來到南非度假。以前姑媽家的孩子就喜歡玩網絡游戲,到了南非,徐錦和親戚家孩子在一起。郁禮花猜測,兒子應該是在這期間喜歡上“吃雞”游戲的。
這款游戲的真實名字叫做“絕地求生刺激戰場”,游戲中,100名玩家集結戰場,游戲即開始。他們通過收集荒島上的武器資源進行廝殺,只有一個人或者一支隊伍可以生存到最后取得勝利。游戲為勝出者彈出“winner,winner,chicken dinner”的標語,即“大吉大利,今晚吃雞”,“吃雞游戲”因此得名。
一位“吃雞游戲”的資深玩家董強(化名)介紹,“吃雞游戲”中,無論是周圍建筑、自然風貌還是玩家使用的子彈、槍械、車輛,都是寫實風格的畫面處理。為了省時,游戲角色會時常翻窗從數層樓跳下,從山上跳下。在游戲中,這種行為并不會直接引起角色死亡。角色身上出現瞬間的一抹綠色血液,生命值稍微損傷。
董強說,玩家還可以通過駕駛摩托車、汽車、卡車等載具沖撞其他玩家致死,甚至從別人尸體上碾過去,駕駛載具也經常在建筑群或者山脈中飆車時翻車,或者撞到障礙物,而出現這些“車禍”情況也僅僅是角色少量損失生命值。
在郁禮花看來,游戲設定會對愛模仿的未成年人造成誤導。“游戲中,玩家可以從樓房的窗戶跳下,人卻不會死。”
郁禮花介紹,徐錦從小喜歡模仿。看完蜘蛛俠后,他買來蜘蛛俠的衣服模仿。有一次,徐錦從電視上看到一則飲料廣告,人喝完飲料呼出的氣能凍住別人。徐錦買來飲料,喝了兩口后向母親吹氣。見到母親沒有被凍住,他說:“廣告騙人,怎么你沒有凍住。”
雖然童言無忌,這句話卻讓郁禮花感到不安。“如果我知道他在玩這樣的游戲,肯定不會讓他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