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2
翻譯劇本
“保密金”打水漂兒
同樣被對方要求提前交錢,英語專業的研究生小程似乎多了個心眼兒。雖然對網絡兼職騙局早有耳聞,但當她親自來到朝陽區傳媒大學附近的一家傳媒公司時,心里想的卻是對方不會騙人,“他們有正規辦公場所,當時就有四五個工作人員在工作,還和我簽了合同”。
在經過一次面試一次筆試后,小程被錄取了,并和這家公司簽訂了一份短期兼職合同。隨后,公司交給她一份16萬字的劇本,中譯英翻譯后,可以獲得6000多元報酬。與小孟遇到的情形類似,公司以“劇本尚未公開”為由,要求小程交了2000元的“保密金”。
“我當時覺得交了也無妨,反正最后給退。”小程說,就在毫無戒備的情況下,她交了錢并將劇本帶回家。幾天后,小程在翻譯過程中有疑問想聯系對方時,才發現對方所留的手機全部關機了。
北京晨報記者與她一同前往已經人去樓空的公司辦公地點,并向屬地派出所報警。隨后又與其他幾位被騙者取得聯系,發現和小程有相同遭遇的人超過20個,他們都是以翻譯劇本尚未公開為由,被該公司要去1000至4000元不等的“保密金”。
案例3
網絡主播
用公司賬號被騙押金
大學生小捷和室友上個月在網上看到一則招聘網絡兼職主播的啟事,“跳舞、唱歌、手工技能都行,要求很寬泛,能在線講解手游也可以”。小捷說,這份兼職要求的工作時間很靈活,每周只要保證至少5天在線,且每次在線不少于1小時,每周累計超過10小時,便可有每月1500元的“底薪”,“除了底薪,提成就要看表現了,網友給主播刷的禮物,平臺和主播各一半”。
一些招聘刷單兼職的還對應聘者進行培訓。
招聘員電話告知小捷,通過測試后只要能堅持超過一個月,底薪加提成每個月5000元以上不成問題。小捷和室友平時也會上一些直播網站,主播收入不菲也早有耳聞,于是對這份兼職動了心,經過20分鐘的美妝和游戲試播后,兩人都被錄取。
小捷說,她們從開始就問過對方是哪家直播平臺,但對方聲稱是行業秘密,正式開播前都不能透露。“我當時并沒有多想,因為在哪家平臺兼職對我們來說沒太大差別”。
兩天后,對方又通過QQ告知小捷,她們的直播視頻經公司審核后覺得不錯,但為保證新人一上線就能獲得人氣和禮物,小捷和室友需要使用公司已經注冊好的舊賬號來上線直播,“這些舊賬號已經有了一定的粉絲量和關注度,要交700元押金才能使用,押金一個月后可退還”。
想著一個月后就能有幾千元收入,小捷和室友沒有多想,便把自己的詳細資料給了對方,并通過支付寶給對方轉賬1400元。之后,兩人就被對方拉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