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送戶口”到“送補貼”、“免費住”……各大城市“搶人大戰”持續升級。從今年一季度的數據來看,引才政策已經初步顯現其效果,人口流動帶來的影響隨之浮現。與此同時,如何實現從“搶人”到留人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專家指出,一時“搶人”不難,城市要長久留住人則需要夯實產業基礎,優化城市公共服務,讓城市成為安居樂業之所。
中新社記者 陳文 攝
多地戶籍人口“井噴”
經歷畢業招聘季的反復考慮,來自河南的中國人民大學碩士研究生陳高威最終沒有留在北京,而是選擇到成都工作。“成都是西部第一大城市,我看好它的未來前景。這里有專業相關的崗位,城市環境也比較包容,特別歡迎高校畢業生,所以我選擇到成都工作。”陳高威對記者說。
越來越多的畢業生,不同程度受到二三線城市“搶人大戰”影響,考慮到北上廣深以外的就業選擇。據不完全統計,去年以來,至少有20座城市出臺了吸引人才的相關政策,戶籍、住房、補貼等成為密集的優惠選項。
政策“熱浪”助力,尤其是在前所未有的落戶新政推動下,多地戶籍人口呈現“井噴”。
今年第一季度,西安自市外遷入戶籍24.49萬人,人口機械增長是2017年同期的11.5倍,是2017年全年的1.2倍。換言之,西安3個月遷入的戶籍人口超過去年全年。這當中,人才引進、大專以上的學歷落戶人員占新落戶總人口的54%。
2017年,大學生留在武漢就業創業30.1萬人;新落戶14.2萬人,分別是上年的2倍和6倍。今年一季度,大學畢業生留武漢創業就業熱度不減,已近10萬人,辦理大學畢業生落戶3.9萬人。從2017年8月到2018年1月底,長沙新引進10萬余名海內外優秀人才,公安機關辦理高校畢業生“零門檻”落戶3.2萬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