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交通學院的招聘會,招聘者一臉期待,求職者卻顯得猶猶豫豫。
國企來校招聘,應聘學生卻不多
對山東交通學院軌道交通學院的老師來說,今年學生的就業也讓他們有些著急,今年是第二屆畢業生,共有187個學生,照去年的情況,這個時候學生該簽約的差不多都簽約了,但今年學生簽約率卻只有一半左右,“不愁學生沒單位要,愁的是有單位要,但學生不怎么著急。”一位學院負責人介紹,在9月份的時候,有一家鐵路建設方面的國企到學校招聘學生,專門打電話希望老師發動學生去應聘,但前去應聘的學生還是不太多。
一方面不少學生一直在等待考公、考研、考事業編,還有一部分學生在等待和觀望。”這位負責人介紹,不少學生的心態是沒有理想的單位就再等等看。”
對山東交通學院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的的應屆畢業生小高來說,自從這個學期開學以來,參加的招聘會不下五六場了,在周邊的高校,只要有招聘會,他都會去參加一下。在11月17日本校的招聘會上,小高轉了一圈,拿了幾張招聘簡章,卻并沒有投簡歷的打算。“其實參加招聘會也不抱著一定能找到工作的期待,主要是多看看了解一下。”小高介紹,其實他已經拒了幾個企業的offer了,手頭上還有兩個,但他還打算再看一下,看了這么多,慢慢就有更明確的就業目標了,不太想下工程單位,還是想找個電氣工程師或硬件研發方面的工作。”小高說。
沒有經濟壓力,缺乏就業動力
山東交通學院軌道交通學院負責人介紹,從這個學期開始,學院上下鼓勵學生們積極就業的發動會已經開了不止一次,“從各個方面增強學生就業的意識和觀念。”
“大學生慢就業差不多是從2014年、2015年左右才開始呈現出來的現象。”有的是選擇參加各種考試,有的是為了特定的目標在努力,還有不少就是因為對未來的職業規劃十分迷茫,總之都不著急找工作。”齊魯工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劉澤東從事大學生就業方面的工作已經11年,也見證了這幾年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變化,“與當年‘80后’的大學生不一樣,現在的大學生既沒有很迫切的經濟壓力,在沒有心儀的單位時,也缺乏就業的動力。”
“對于大學生們來說,現在的某種程度上是就業不難擇業難。”劉澤東介紹,在齊魯工業大學,如今從大一開始就有了就業和生涯教育的選修課,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因為“‘慢就業’表面上看來與學生家庭經濟的好轉和社會環境的變化有關系。但更深層次反應出來的是如今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缺失。”劉澤東介紹,從初高中階段起,學生們就缺乏對職業生涯的了解,到了大學選擇專業也有些迷茫,這種現象一直映射到了大學畢業就業的現狀上。“有些學生是因為有更明確的目標在嘗試,還有不少學生是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而彷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