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今年華為和BAT在縮招,找工作的壓力比較大。”浙大微電子專業研三的李瑋(化名)手中已經拿到offer,但并不十分滿意。回顧今年9月以來趕場參加校招的經歷,他說不清今年的就業形勢到底如何,一絲不甘掛在臉上。
校招一向有“金九銀十”之說,一般來說,從9月開始,招聘信息就在校園里密集轟炸。最早來的一般是國防軍工、能源、電力等大央企國企和科研院所,緊接著是通訊、通信運營、互聯網IT、金融等領域的國企民企。用浙大就業指導中心負責對外聯絡的洪何露老師的話來說,“10月底之前,好企業基本上都到學校來過了。”秋季招聘到12月底結束,11月底至12月仍然會有一些好的就業機會——主要是政府部門招錄選調生,事業單位招聘則一般等到來年上半年。
對于李瑋所言的華為和BAT縮招,洪何露并不認同他的說法。“據我所知,華為往年每年在全國招1萬人左右,但是今年要在全國招18000人。”洪何露認為,有可能是華為今年縮減了技術研發的崗位,而增加了海外銷售和運營的崗位。“往年我們9月一般全校有十幾場校招宣講會,但今年9月有20多場,盡管有的企業是組團過來的,有的是單個過來的,但單就數量來說,增加了將近四成,還新增了不少企業,像中鐵隧道、中交建、中船工業等,都是第一次過來。”
洪老師分析,盡管從現在的校招情況來預測今年秋季校招的整體“行情”還為時尚早,但今年大央企國企和部分互聯網企業校招時間整體提前已經很明顯。
央企國企用人需求大增
記者從“浙大就業”官微上注意到,9月12日起,浙大發布了開學以來的第一條招聘信息,分別來自中國兵器工業第二0三、二0五研究所,緊跟著同日又發布了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的招聘信息,此后,每天都有航天航空、電子科技、軍工、能源、船舶等領域國家重點企業和科研院所發布的招聘信息。
9月20日,浙大迎來企業專場宣講會的第一個“高潮”,當天有航空工業電光所、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沈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等6家大型央企和科研院所在浙大玉泉校區舉行專場宣講會。
據浙大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統計,9月20日至9月30日期間,國家重點企業到浙大開展或預約宣講會總數有22場,前來招聘的企業達126個。
何洪露分析,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鐵隧道、中交建、中船工業等央企在海外開展工程建設,對技術和管理人員的需求遠遠得不到滿足,今年還是“十三五”規劃(2016-2020)的頭兩年,對部分央企國企來說,招人的任務指標也是最重的。另外,央企國企的發展受國家政策影響極大,像中國航發,是2016年1月剛由國務院批復的組建方案,正處于快速成長期,招人方面也有單列計劃,所以今年過來招了很多學生。“這些年來,浙大一直在大力營造‘干大事,立大志,入主流’的擇業觀,鼓勵畢業生進入國家重要行業,例如一些航空航天單位、央企等單位,希望畢業生具有家國情懷,樹立志存高遠的價值觀,提高自己的就業層次水平。”
與“軍工周”無緣的李瑋,言語中難掩遺憾:“大型國防軍工企業和研究所的研發崗一般只招博士,而碩士進去只能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