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生活報“直擊手游熱成癮問題多”系列報道,引起了省內外讀者的高度關注。7月31日,生活報社召開了座談會,專家、學者們就青少年手游問題各抒己見,認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缺失,是導致手游成癮的主要原因。另外,讀者們日前也參與到報道中來,紛紛向生活報記者講述自家或是身邊的青少年手游成癮的事例。
事例1
打一天掙15元 13歲男孩要輟學代打游戲
某初中13歲男孩小悅是一個手游的鐵粉兒,他玩《王者榮耀》已經有了半年了,每天無論是上課還是放學,只要是有機會就會拿出手機來玩,家長和老師多次發(fā)現并對他進行批評教育,但是沒有絲毫的效果。最近,小悅的爸爸發(fā)現兒子身上有錢了,經過詢問才知道,原來小悅現在有了一個業(yè)余職業(yè),那就是因為他玩得好,有同學花錢雇他玩游戲,如果升級多就是20元,如果升級少或是沒升級,就付15元。“這孩子本來就喜歡玩游戲,已經到了不想吃飯,不想睡覺的程度,現在又有錢可以掙,他現在所有的時間都在玩游戲。”為了挽救兒子,小悅的爸爸將他送到了哈爾濱市普寧醫(yī)院心理科。
面對醫(yī)生,男孩仍然不改口,他說:“我不想再上學了,我要去當《王者榮耀》的代打員,照樣能掙錢養(yǎng)自己。”孩子的父親欲哭無淚:“15元錢,那只是一碗面條的錢,你長大了也不能每天只吃一碗面條啊。”但是小悅仍然不改變自己的決定。談話中,孩子的父親說他和妻子每天工作特別忙,有時候就會把他送到親戚家里去住。“當然,我們不忙的時候,就會把他接回來。”孩子的父親補充說。
專家說
張海燕主任表示,在眾多病例中,多數手機成癮的患者都是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認可,而當他們的空缺在游戲中得到滿足后,就陷進去不可收拾。小悅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現實生活中他沒有固定的住處,在長輩親屬的輪流照顧中,他感覺自己是一個不被需要的人。而當接觸了手機游戲之后,在游戲中他成了英雄,成了能被大家依賴的人,所以與其說是他依賴游戲,倒不如說他依賴的是這種被需要的感覺。
“對于這種手機成癮癥,家長需要給他以極大的關愛,讓他認識到現實生活中他也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人,也是一個被需要的人,才能將他從手游中喚回來。”張海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