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有鵬就像一個成熟的微信運營者,他知道怎樣抓住時效,緊跟大家關注的熱點。
蘇有鵬記得一次是在體測,“早上8點開門,10個人進10個人出,要排很長的隊”,然而總會有后來的人亂插隊,延長了排隊時間,這讓蘇有鵬很氣憤,于是,他發(fā)表了《流水的體測,鐵打的插隊》。
之后,蘇有鵬也陸續(xù)對學校圖書館小包間占座、食堂米線被禁止放香菜、貧困生助學金等問題推文。而關于貧困生助學金問題的文章則成為蘇有鵬公號中閱讀量最高的一篇,也令他記憶深刻。
彼時,“貧困生買耐克鞋被取消助學金”事件在網(wǎng)上被炒得沸沸揚揚,結合學校獎學金名額少、助學金名額多的實際情況,蘇有鵬隨之推出了《另類貧困生:敢不敢說你的助學金拿得坦坦蕩蕩》一文,他在當中表示,“‘貧困’儼然成為一種謀生技能,生存技巧。只要一紙貧困證明,助學金有了,超高金額的獎學金也有了。”這篇文章在當時粉絲數(shù)只有300的情況下,閱讀量達到3700多。
在文章“火了”的同時,蘇有鵬也被質疑過,這些質疑讓蘇有鵬開始思考。在他眼中,這一次想法的變化正是公號帶給他的禮物。
“在公眾號里寫東西,有時看起來有些文章想法不一致,有點自相矛盾,這正是自我不斷重塑,思想不斷更新的過程,也是我的收獲。”蘇有鵬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正因為運營公眾號的經(jīng)歷,在選擇研究生方向時,學習新聞學的他選擇了網(wǎng)絡與新媒體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