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講臺上滔滔不絕,學生卻昏昏欲睡或者干脆睡到下課鈴聲響起,抑或興致勃勃地刷手機,旁若無人地鼓搗其他活兒……這種課堂氛圍讓不少思政老師“心累頭大”。
如何喚醒昏睡的思政課,已成有關部門及高校的“重大命題”。近日,來自多所高校的思政老師相聚在第三屆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青年教師發(fā)展論壇,紛紛為激活思政課出謀劃策。
教師們十八般武藝輪番上陣
“現(xiàn)在大學校園都已是95后、00后,伴隨互聯(lián)網(wǎng)長大的一代獲取信息知識的渠道更多,價值觀也更加多元化。”北京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沈震說。被稱為“網(wǎng)絡原住民”的他們相較更關注虛擬的網(wǎng)絡世界,更關心自己現(xiàn)實中的“小時代”和“小確幸”。不少人對思想政治教育不感興趣,甚至有些抵觸和質(zhì)疑。
為化解這種情緒,沈震使出妙“招”:在不少教師視手機為課堂的洪水猛獸,把課堂比作教師和手機爭奪學生的一場角力時,沈震卻告訴學生們“上課時請記得像帶教材一樣帶上手機”!
學校里炸了鍋!這位教師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沈震帶領技術團隊自主研發(fā)名為“中成智慧課堂”的教學軟件平臺。這個平臺可課前推送預習資料,課上組織全員互動,課下互動延續(xù),科學化、過程化的量化評估形成教學體系運行反饋的良性循環(huán)。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智慧課堂可實現(xiàn)“全員實時互動”,比如教師通過該平臺發(fā)布問題,學生用手機App即可作答,且所有學生的答案可實時顯示在大屏幕上。“大家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很搞笑,有的也很有啟發(fā),能碰撞出很多火花。”北京工業(yè)大學一位同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