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走進家長會
網絡
張艷是一家心理咨詢機構的老師,上學期末,她接受一所學校的邀請,走進家長會,和老師、家長共同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
“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中,親子之間的矛盾往往占主流,很多家長對教育子女感到無所適從。”張艷說,那次家長會很成功,心理老師以典型個案為題,闡述中學生的個性特點,很多家長坦言:沒想到教育中有許多心理和技巧需要掌握。在家長會上,家長們也提出了各種問題,心理老師都做出了詳細的解答。
分層式家長會
山東省安丘市興安街道中心學校
期末家長會召開前的半個月,我通過和學生談心,了解了每一位家長的特點,然后把48名家長分成了望子成龍型、驕縱溺愛型、原始放牧型3大類,用3個晚上分別召開了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家長會。
比如在望子成龍型家長會上。我讓家長談出自己對孩子的期望,然后播放學生在學校里的剪影圖片,邊看邊和家長分析學生的自身條件、興趣、愛好和特長,最后達成共識:望子成龍是對的,但不能要求苛刻,要給孩子適當減壓。
而在驕縱溺愛型家長會。則讓家長觀看孩子表演的小品《爸爸媽媽,放手吧》,并播放平時收集的如運動會、主題班會、課外活動的錄像和照片資料做成的片段剪輯,讓家長在觀看中全面、直觀地了解學生的在校情況。最后,讓家長談今后教育學生的做法打算。
材料是一份厚禮
江樂
每次家長會前,我們幾個任課老師總是一起商量,分頭精心挑選資料,匯總刪選之后,復印編成小冊,發(fā)放給家長,幫助家長認識孩子的身體發(fā)展特點、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介紹實用科學的家教方法,鼓勵和吸引家長關注家庭教育,改變教育方式,主動配合學校教育。
例如,我們給家長發(fā)放過《如何給孩子簽字》、《教孩子成為作業(yè)的主人》《請你悄悄地告訴孩子——六年級青春期教育》《孩子晚飯前和晚飯后必須做的事情》《五年級學生必須養(yǎng)成的十個好習慣》等匯編資料。實踐證明,這樣的教育資料在家長的家庭教育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受到家長的喜愛,這些資料是給家長的一份厚禮。
還有更多創(chuàng)意模式
家長會辦成使家長正確認識孩子的評價會
網絡
以往一個學期結束的時候,孩子們得到的只是教師的只言片語,而老師對學生的這種評價是片面的。
這學期,我增設了寫給自己的話(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同學的話、老師的話和父母的話四個部分,家長在家長會上可以看到前三項,然后當場寫下自己對孩子所要說的話。
這樣的評價使學生全面認識自己,評價自己,同時從老師、家長、好朋友的評價中受到激勵,樹立自尊與自信。這些別開生面的家長會,可以增進家長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使家長對老師重新了解與認識,也對自己的孩子全面了解,孩子的長處和不足盡收眼底,并學會因材施教。
家長獲得來自孩子的特制獎狀
重慶謝家灣小學
在四年級(2)班的期末家長會上,每個家長都獲得了孩子給自己頒發(fā)的獎狀,有“超級煮菜能手獎”、“最佳駕駛員獎”、“最佳救火員獎”等,孩子們用自己的觀察力與想象力為父母頒發(fā)心中的大獎。
班主任說:“以往的家長會都容易變成‘責備或是工作布置會’,家長不愛聽,效果也不好。這次讓家長成為中心,每一位家長都要上臺接受自己孩子表彰,還享受一段孩子撰寫的頒獎詞。”
為了給家長準備頒獎詞,孩子們比平時寫作文更認真,不少孩子還細心地在獎狀上描上花朵、云彩,甚至家長桌前的座位牌,孩子們都做了精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