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家長最關心什么?
我從家長的角度留意教師的話語內容,發現了以“我”為中心的家長會關注焦點。
其一,“我”能獲得些什么?
開家長會,一定要讓家長有收獲,要切中他們最關心的問題。例如:我的子女所處的教育階段,有哪些普遍的教育問題?如何讓我的孩子順利度過這個年齡期?怎么做才能使子女成長得更健康?我該做些什么具體的事么?
我建議青年教師多備課,在家長會的發言稿中增加一些教育科學的信息量,讓家長會成為家庭教育的培訓會,教育科學的宣講會,教育話題的討論會,兒童成長的促進會,不要開成政策法規的布道會,文件制度的宣讀會,無主題漫談會,老調重彈嘮嗑會……
其二,“我”的子女到底怎樣?
家長最關心的莫過于孩子在校表現如何,是否被表揚,這是極為重要的。建議青年教師在表揚和批評的內容上要特別注意,做到“口下留德”與“照顧全體”。
首先,絕對禁止點名批評。你可以點出現象,提請關注,提示會后有需要個別了解情況的留下,但絕不能公開點名,這就是口下留德,也給自己留下回旋的空間。照顧全體指的是表揚不要集中在幾個學生身上,要注意多角度發現學生優點,在他最為突出的方面直接表揚他。這能給一個家庭帶來一晚上的快樂。
其三,“我”還有些個別需要。
每個家長都是帶著個性化的、特殊的需要去開會的,非常需要和教師互動交流,個別對話,來解決困擾“我”的問題。因此,請盡量設計一些互動環節,例如:互動問答、經驗分享、主題探討、問題調研,這將活躍家長會的氣氛,也溫暖著家長們的心。
必須留有個別交流的時間。例如舉辦小范圍的、同一問題的話題圈,與個別需要批評指導的兒童家長鄭重其事地直陳問題,給個別需要特殊關心的家庭帶去問候??這些都是家長會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最后有一個補充,如果家長會上有安排學生參與,那么之前的一切都將清空,每個家長都成了“我的眼中只有你”。所以,不妨作些變革,在家長會上安排一些學生展示環節,或者直接開成“家長開放日”,讓爸爸媽媽們來看孩子怎么上課。這樣的家長會最吸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