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點學校多數安裝新風凈化系統
圍繞空凈設備,北京家長跟學校之間的“交鋒”由來已久。
早在2014年開始,每逢霧霾高發季節,即有家長希望學校統一安裝空凈設備,或由家委會籌資,但校方“始終不同意”,理由包括校園電網負荷不及,會有安全隱患,容易引起攀比。也有學校稱:此事應由教委討論決定,不需要家長商量。
但官方態度逐步有了松動。2016年1月20日,時任北京市教委主任線聯平在接受京華時報采訪時表示,“但是有條件的學校、區如果安裝,也是可以的”。
新京報1月6日報道,多名北京市人大代表曾在2016年北京市兩會上提出,政府應主導在全市校園安裝新風系統。北京市副市長王寧就此表態,從長遠著眼,還是要論證新建、改擴建校園新風系統的可行性。
據媒體的報道以及澎湃新聞的了解,此輪北京部分學校采購的空氣凈化設備多是新風系統,而不是單個的空氣凈化器。這也得到了有關專家及該市部分人大代表的認同。
1月8日,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趙卓慧告訴澎湃新聞,新風系統更準確地叫法是“新風凈化系統”:用外機將過濾好的室外空氣,不停地“吹”進室內,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新鮮和潔凈。
趙卓慧說,傳統空氣凈化器多是家用,影響面積有限,用時需要封閉教室,但“往往還沒達到潔凈空氣的目的就下課了”,更無法提供新鮮空氣。趙卓慧團隊2016年5月為上海首家引進新風系統的幼兒園進行了測試,發現開啟新風系統后室內“PM2.5值大大降低”。
但趙卓慧也表示,學校作為兒童重要的室內公共場所,在選擇新風系統還是空氣凈化器,或者是二者結合起來使用,需要開展實地論證科學調研,最終的方案可能要因地制宜,不一定是個標準答案。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