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中小學生視力健康知識競賽總決賽近日舉行。決賽共有六支隊伍參加,分別由2名小學生和1名初中生組成,賽題分判斷題和選擇題,內容涉及用眼習慣、用眼環境、學習姿勢等。參賽學生答題正確率超過90%。
記者在采訪時發現,代表6個區參賽的18名學生中僅1人戴眼鏡,而前來助陣的中小學生“小眼鏡”者也不多,明顯低于全國大部分地區和學校,這與武漢市近年在預防控制中小學生視力不良率方面所做的努力分不開。
全國學生體質監測報告顯示,武漢市在7至12歲、16至18歲兩個年齡段的視力不良率,2005年顯著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010年則分別比全國平均值低3.84%、2.2%,綜合防治的效果初步顯現。這一效果來源于有效的措施和管理。2009年至今,武漢市分別進行一級監測和二級監測,建立近百萬份學生視力健康檔案,基本形成了全市中小學生視力健康初級保健體系。與此同時,該市定期對全市1000多所中小學校校醫進行專業技術培訓,對班主任、校長進行視力保健專題輪訓,初步建立起了一支群防群控的隊伍。2009年6月,教育部將武漢確定為全國唯一的“學生近視眼防控工作實驗區”。
今年全國愛眼日期間,由教育部體衛藝司指導,中國教育報刊社、中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協會主辦,武漢市教育局承辦的“全國學生視力健康宣教行”啟動會在武漢舉行。為積極響應國家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號召,全面推進中小學生視力健康管理,落實“全國學生視力健康宣教行”活動宗旨,幫助人們樹立正確視力健康觀,培育視力健康管理意識,武漢市教育局、武漢市青少年視力低下防制(預防控制)中心共同舉辦了全市中小學生視力健康知識競賽活動,以三階段互動、知識傳播、競賽形式,廣泛調動學生視力健康知識學習積極性,普及視力健康管理知識,營造良好學生視力健康環境,促進學生視力健康水平。
該活動自啟動以來,經歷了學習準備階段和網絡競答階段。主辦方搭建網絡學習題庫和競賽平臺,在學習階段為教師、家長提供《中小學生視力健康管理指南》、《中小學生視力健康管理學校工作手冊》、《中小學生視力健康管理家長手冊》等學習資料,開放武漢市視防中心微信公眾號、網站通道進行學習互動,實時進行熱點跟蹤播報,設學生、家長、教師多參賽入口,調動參與積極性,營造三方共管,共創學生視力健康環境的整體氛圍,各區教育局的積極組織號召,教師、家長、學生熱情高漲,網絡競答階段參與人數逾10萬人。
近日在武漢教育電視臺舉行的武漢市中小學生視力健康知識競賽總決賽,臺上選手90%以上的正確率讓嘉賓吃驚不已,專家們也嘖嘖稱奇。但在同學們看來,這并沒有什么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