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只把這些知識背下來,平時學習、生活中也是這么做的。”江漢區紅領巾學校五年級女生江奕霏說,“我平時很少接觸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連續學習、看電視的時間也從不超過1小時,雙眼視力一直保持在5.0以上。爸爸、媽媽在家都很少玩手機、玩電腦,經常陪我看書、彈琴。”
江奕霏所在班級有50名學生,戴眼鏡的僅2人。據她介紹,同學之間關系不錯,很多家長也成了朋友。每到節假日,家長們經常約在一起帶他們出去玩,或輪流到某個同學家里聚餐。“我們經常和爸爸、媽媽一起參加戶外活動,眼睛得到充分休息,視力自然不會差”。
江漢區萬松園路小學五年級男生張鑫哲是總決賽賽場上唯一的“小眼鏡”。他告訴記者,父母經常提醒他視力的重要性,從不在他面前玩手機。有了父母做表率,他自己在這方面也很克制。然而,長期看書、寫字姿勢不規范,還是讓他在三年級時戴上了眼鏡。
“幸虧我后來很注意用眼習慣,眼鏡度數才沒有繼續加深。”張鑫哲說,“最近一次驗光結果是200度,與上一次相比沒有明顯變化。現在,每當看見班上有同學看書姿勢不對或是做眼保健操不認真,我都會拿自己做反面教材主動去提醒。”
有著一雙美麗眼睛的江岸區一元路小學五年級(1)班同學胡揮宇通過參加活動,不僅獲得了知識,還掌握了一些護眼的小方法和技能。看到周圍有不少同學和學長為近視所困,這也堅定了她保護好視力的決心,“只有擁有明亮的眼睛,才會有精彩的生活。”她說。
武漢市教育局局長孟暉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把健康教育作為所有教育階段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而舉辦形式活潑、內容豐富的中小學生視力健康知識競賽就是貫徹落實《綱要》的具體舉措,是素質教育的應有之義。他指出,教育的目的是要打開孩子的心靈,我們絕不能在打開孩子心靈的同時,讓孩子們“心靈的窗戶”——眼睛蒙塵。而要保護好視力,擦亮孩子的“心靈的窗戶”,則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共同努力。(通訊員 徐婷 熊蘊寧 記者 李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