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很多人都有盤算一年支出的習慣。日前,一名上四年級的學生家長王女士盤算了一下女兒這一年的教育支出:寫作課1500元,數學補習2050元,最貴的是英語課,兩周就要6000元,還有書法課,十節課要3000元。馬上就要到寒假了,又要去培訓鋼琴。王女士大致算了算,光今年在培訓班上花的錢,已經超過3萬元了。
其實在開發區,幾乎每個家長都會從孩子讀幼兒園起,投入數萬元作為教育投資,培訓項目有文化課程補習和藝術類課程培訓,這幾年體育運動支出所占比例也越來越大。
一年在培訓班上投資三萬,只能算平均數
王女士的女兒是沿江一所學校四年級學生,成績優秀,才藝也突出。女兒從幼兒園開始,王女士就給她報了英語、書法、舞蹈、鋼琴培訓班。讀小學后,又多了文化課程的補習班,二年級后又增加了游泳和羽毛球培訓班。
“從幼兒園開始,每周一到周五晚上都有培訓班,周六也被排得滿滿的,也就周日一天有些空閑。而這樣的日程,一直持續到現在。即使到了假期,也一樣馬不停蹄。暑假周一到周五同樣要上課,周末休息。寒假稍微好一點,只需要偶爾去琴室練練琴。”王女士說。
為什么要給孩子上那么多的培訓班。王女士表示,最開始是因為興趣。“讀幼兒園的時候,我先給女兒報了舞蹈和鋼琴班,幾次課上下來,她自己很感興趣,就一直給她報著。上了小學后,我發現她班上很多同學都在上各類補習班,又懂很多課本外的知識,我擔心她的文化成績會跟不上,就又增加了幾個培訓班。”王女士說。王女士算了算,從幼兒園到現在,光光培訓班上花的錢,就已經超過7萬元了。
王女士也不是個例。在下沙,和她有一樣想法的家長很多,他們都愿意在學習上給孩子花錢。甚至有家長表示,一年培訓班花費三萬其實只能達到平均數,有些家長甚至投資得更多。
比如五年級孩子小慈,從上幼兒園開始,她媽媽就辭去工作把所有心思都花在她身上,對孩子也寄予很高的期望。而且,小慈的媽媽也十分舍得在培訓班上花錢。光光學古箏,就已經花了近十萬元,這其中包括前幾年的學費,近兩年參加各類比賽的參賽費、服裝費,去參賽地的車費、住宿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