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留住村校,關鍵還是在于教師。沒有教師,一切希望都會落空而成為空談
同在貴州一所鄉村小學支教的徐老師,經常被自己的學生“驚到”。
這些孩子腦子里的念頭總是天馬行空。他們會認為地球上有外星人,認為天上住著神仙,地下住著土地神,認為電視劇里的演員“死”了就真的不會再活過來了,認為四大洋就是“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沸羊羊”,五大洲則是“鄭州、貴州、廣州……”
“無厘頭,但又是那么的可愛,他們的大腦靈活,思維敏捷,他們總有問不完的‘為什么’。”她在日記里寫道。
徐老師經常思考:“到底是環境限制了他們的成長?還是信息的閉塞、教育的落后凍結了他們的思想?又或者各方面的原因都有。”她充滿了無力感,畢竟自己“也只是個凡人”,沒有那么大抱負和能力去改變這些孩子的現狀。
她在學校負責三年級語文,還有其他年級的副科,以及全校學生的音樂。她覺得,在鄉村做代課教師的人,“所要面對和承擔的東西比想象中還要多”,工作量與工資不成比例,甚至收入根本沒辦法支撐生活。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