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隨手建個群,呼朋引伴,無需見面,動動手指,大家就能聊得很嗨,全民仿佛跨入微信時代。
隨之而生的微信家長群,一方面極好地成為了學校、家長、老師三方之間無障礙溝通的“神兵利器”,另一方面,也有部分群里存在一些不好現象,如成了個別人“炫富”“曬娃”“拉票”“廣告”的平臺,讓不少老師、家長不堪其擾。
本期封面縱深,直面目前微信家長群,采訪市區多所幼兒園、中小學校相關負責人和部分老師,邀請市教育部門、教育心理學專家,為微信家長群“江湖”的健康發展“把脈”,開出“藥方”。
?。?/p>
多一個平臺 多一份便利
大家來聊聊教育經驗吧
隨著無線網絡的廣泛覆蓋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不知不覺中,微信家長群逐漸熱鬧起來,老師通過微信群將孩子在校的表現反饋給家長,家長們在微信群里交流育兒經驗,學校有通知,微信也成為非??旖荼憷墓ぞ?hellip;…盡管仍然存在某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進行適當的規范和管理,微信家長群無疑將成為家校溝通的利器。
校方建群
【培元中學】發通知比短信電話更方便
當孩子結束小學六年的學習,您是不是以為孩子可以自己解決問題,不需要老師將通知發給家長,也就不需要微信群了?江湖資深人士告訴您:想多了!
培元中學的薛老師分享了自己的經驗,雖然老師發的內容仍是學校通知、班級事務等,但由于孩子開始有了升學壓力,很多家長都會在交流在家如何教育孩子、探討怎么更好地配合學習教育,以及在這個階段如何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等。此外,關于孩子學情的一些問題,家長會跟老師私聊,“畢竟是孩子的隱私,公開說不妥當,也會對其他家長帶去不必要的打擾。”
“比以前發短信、打電話方便多了。”薛老師說,有些家長咨詢的問題具有普遍性,在群里統一回答可供其他家長借鑒,“比起以前單獨回復短信,真的是輕松、方便了不少。”
【刺桐幼兒園】利于家長分享育兒經驗
泉州市刺桐幼兒園周副院長告訴記者,9個班級,每個班級都有微信群和QQ群,作為負責家長工作的園領導之一,周副園長每個都會加。在這些家園交流群中,多數是老師分享孩子的在園情況、上傳活動照片視頻,家長分享育兒經驗、周末組織家庭假日活動小組等。
“微信群是一個情感交流的平臺,老師自愿在課余時間與家長交流,家長也尊重老師的付出,不會惡意刷屏。”周副園長說,建立家長群之初,都會和家長說明群內禁發廣告、不搶紅包,“大家都挺配合的,群內多是探究育兒經驗等,還有家長委員會幫忙管理,倡導文明上網、文明交流。”
【豐盛小學】群里相處久了自生默契
離開幼兒園、進入小學,家長都會告訴小孩,“你是大孩子了。”說這句話的時候,往往意味著家長手機上的微信群又多了一個。
“一年級新生報到前,老師就會建一個家長群,報到當天將二維碼打印出來張貼,家長自己加群。”豐盛小學的李老師介紹,由于班級調整都是三年一次或六年一次,老師、學生、家長基本都是同一批,從陌生到熟悉,老師和家長都摸索出了共建家長群的好方法:老師根據需要在群上發布作業通知、班級賽事等,家長依照學生號數以接龍方式回復“X號收到”以便老師統計,此外再不多言。
通知群里不多言,有問題想交流怎么辦?“我們還有另外一個聊天群,家長都在這里交流,如果需要老師幫忙,家長都會主動@老師,所以并不麻煩,也不打擾。”李老師說,“這是我們相處久了的默契。有時候個別家長在群里發廣告,就會有別的家長主動告知這樣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