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招十余名中國學生
KAUST在中國每年招收10余名學生。申請并不容易。但楊先津的申請比較順利,全程在網上完成,也不需要像美國高校那樣寄送成績單。而且,等待錄取結果并不漫長,“等了兩三個月拿到offer。”錄取通知是通過郵件告知,楊先津當時“很激動”。
2014年的9月,楊先津乘坐飛機抵達沙特的吉達,校方已經安排專人在機場迎接新生。KAUST坐落在吉達以北80公里外的海邊。那里是戈壁里的綠洲,環境優美、植被多樣。
楊先津抵達沙特后的直觀感覺是“挺熱”,當時是沙特最熱的時候,溫度有40多攝氏度。但KAUST在海邊,沙塵暴少見,空氣質量也挺好。
校方的專車將楊先津拉到住宿中心辦理完手續后又送到學校公寓。這不是普通的高校宿舍。學生公寓是小別墅,容納2~3人,每個人都有單獨的房間,床、書架、衣柜、辦公桌,衛生間一一俱全,樓下是客廳和廚房。甚至有幸運的學生還能分到海景別墅。
對于在國內住慣多人間宿舍的中國學生,這樣的宿舍讓人驚喜。不過楊先津覺得國內高校的宿舍也有它的好,“人多熱鬧”。
臨海的圖書館,硬件設施非常好。
“新生周”騎駱駝出海浮潛
楊先津的室友一位是阿拉伯人,另一位是土耳其人。從最初開始相處,楊先津沒有感受到與外國室友間的文化差異和沖突,“與人交往都差不多,禮貌、熱情就好。”只是楊先津感覺剛開始語言交流不太順暢,有時候說著說著還要查字典。
正式上課前,新生有兩周的空檔期,學校安排了一系列的“熱身”項目:介紹校園、走訪周邊景點、學生融入的各類活動……“白天去參觀學校,晚上各種會議,各個部門、老師會來介紹科研情況”。
KAUST是沙特唯一一所男女合上的學校,在校園里,外國女生可以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在校外則需要穿上黑袍。這樣的文化差異,提醒著楊先津身處中東。
各種體育項目也穿插在這兩周當中,騎駱駝、騎馬、浮潛、出海釣魚、打高爾夫球,沖浪等。楊先津感覺到學校花了很多精力安排,每天的項目都不同,“(這些項目)一般國外大學都有,不過我們時間算比較長。”
最令楊先津驚喜的是,KAUST的生活設施比較方便,服務也細致周到。比如需要辦理簽證,只要給學校寫信,會有專人提供幫助。代辦也行,價格還不貴,只需要2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