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和軍通訊員徐煒)95個項目,總投資382.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1.2億元,近日發布的《南安市繼續打好“五大戰役”活動實施方案》用這樣一組數字,吹響2012年城市建設的號角。
南安市市長王春金認為,城市是產業發展、人才集聚、創業怡居的重要依托,也是經濟增長的發動機。
一座城市的跨越式發展,必然面臨著從產業結構、城市功能、城市建設等全面轉型的要求,以適應城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跨過財政收入50億元大關,南安正面臨產業和城市互動轉型的重大課題。助陣“二次創業”,南安正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大力推進城市轉型升級。
加速對接
融入大泉州
隨著海西《規劃》的深入實施,以及泉州同城化發展戰略和廈門跨島發展戰略的加快推進,南安面臨如何更好地與泉州、廈門兩大都市無縫連接的重大機遇。而隨著一系列重大交通項目的加快建設,南安發展承載力不斷增強,經濟發展的空間更寬廣,同時對調整生產力空間布局、提升市域一體化發展的密切度產生積極影響。日益壯大的特色產業群為城市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也給城市發展提出新的課題。南安的城市發展,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
規劃,是城市轉型中優先實施的一環。在南安市城鄉規劃局局長蔡清安的辦公室墻壁上,一張五顏六色的南安主城區總體規劃圖格外引人注意。“去年9月,我們已經啟動總體規劃修編工作,很快這張圖就要退出歷史舞臺。”
在短短的三四個月時間內,南安人馬不停蹄地南下北上赴十余座城市“取經”:在廣東佛山,當地城鄉統籌和三舊改造大手筆讓人耳目一新;在深圳,考察迎接“大運會”而建的海岸城如何充分利用地下空間資源,實現人車分流;在廣州,城市中軸線的建設給了南安人無限啟發;“增城畫廊”帶來了生態與工業相融更多的思考;北上上海崇明島,南安代表團借鑒科學推進城市公建項目;在無錫,國家工業設計園區為企業搭建平臺的經驗,讓南安規劃建設自己的文化創意園更有信心……一路走來,如何規劃建設南安思路更加清晰。
將產業、城市、港口三者聯動的思路布局到空間。于是,“一主二副三組團”的城鄉發展思路浮出水面。南安決策層賦予由溪美、美林、柳城、省新、霞美、豐州構成的主城區以龍頭地位。
如何實現與泉州中心市區的無縫對接?視野開闊的南安人選擇在快速通道上做文章。
“依托現有的省道308線和規劃中的江濱南路,南安主城區與鯉城區連成一片,與泉州中心市區實現無縫對接。”據介紹,眼下江濱南路一期5公里已經進場施工,今后從南安市區走江濱南路,到泉州高鐵站只有15公里。
釋放產業轉型空間
城市空間一打開,產業舞臺無限精彩。
主動融入泉州環灣向灣發展大局,融入廈漳泉大都市建設,構建“一主二副三組團”市域城鎮發展格局,給南安產業轉型升級帶來重大機遇。
鋪開南安城市規劃地圖,猶如展示一幅多層次的產業地圖。主城區核心區域以第三產業為主,提升城市品位和功能;向外拓展,分布著觀音山物流園區、光機電展貿城等生產性服務業;而外圍,落下霞美光電信息產業基地、濱江裝備制造業基地、扶茂工業園區、侖蒼水暖產業基地、榕橋項目園區等一個個各具特色的產業基地“棋子”,構成一個良性互動的產業布局空間。
在這座城市的西北角,正崛起一個產業明星,那就是觀音山物流園區。南安市“打好五大戰役”活動辦公室副主任陳少波介紹,2011年觀音山物流園區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51萬元,累計完成投資2.9億元,引進5家企業入駐,總投資額達28.8億元。其中為為科技海西物流園施工隊已經進駐施工;宏圖物流成立主體公司,并啟動一期征地;火車站物流中心完成鐵軌并軌及相關信號設施,并加緊倉庫建設……“今年計劃完成投資29.65億元,重點推進觀音山現代物流產業基地鴻達物流配載中心、火車站物流中心、盛輝(南安)公路港、為為科技海西物流園、宏圖海西公共物流港等5個物流項目建設。”
在南安整個城市坐標中,闖出一條“削山找平原”路子的扶茂工業園可以說是一個獨一無二的角色。“既是承接大項目、好項目的平臺,又是市區北拓、聚集城市人氣的平臺。”南安市經濟開發區主任傅培明用“雙平臺”來形容南安市經濟開發區扶茂工業園區在南安城市中的特殊地位。經過短短六年的運作和發展,如今一個占地8000多畝的工業城市新區雛形基本形成。
這里即將釋放空前的產能。九牧、新恒利、上海杰隆生物、輝煌水暖等4個項目扎根于此,總投資超過70億元。此外,還有偉凱德高新材料等4個大項目正在洽談。“一個項目就是一個產業、一個品牌工業園。”傅培明介紹,作為南安中心市區北拓的重要組成部分,扶茂工業園區還是產業連接的紐帶,既可以串起侖蒼、英都的水暖廚衛產業,又能銜接省新日用品制造業、觀音山物流園區。
反哺產業結構轉變
站在“二次創業”的關口,南安決策層深知,城市發展既要把城市“商業綜合體”建設好,又要把園區建設好,努力為企業搭建更多的“產業綜合體”,在城市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讓企業生產經營成本越來越低,享有的公共服務越來越完善。
南安的城市建設,正帶來整座城市的文體設施、文化產業、文化特質等全方位的升級。南安市委宣傳部部長鄭國防表示,崛起的工業設計、創意產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將反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伴隨著城市品位和功能的提升,形成南安人特有的“精氣神”,為南安開啟“二次創業”凝聚強大動力。
踐行“擁江發展,東進西拓”思路,在未來南安的城市版圖上,有南安母親河之美譽的西溪像一條玉帶穿城而過,也將串起市民中心、科教中心、會展中心、體育中心、商務中心五顆明珠,構建一座山水宜居、功能完備的創新型現代城市。
整個區域經濟的崛起,也將讓包含閩南科技學院、泉州工程學院、工業設計中心、九牧廚衛文化博覽園等一個個文化創意產業項目的科教中心,釋放無限的輻射力。依托西溪半島優越區位優勢,南安高起點規劃建設成功國際會展中心。目前項目已經動工,預計2013年交付使用,將讓從走“市場+基地+展會”模式成長起來的南安縣域經濟跑得更快。此外,泉三高速省新互通口和南安大道的通車,給南安主城區帶來“道口經濟”發展機遇,依托美林城市綜合體,吸引品牌企業總部入駐,導入大型商業業態,一個以商貿、物流為主的商務中心也正在加緊建設步伐。
產業轉型是城市轉型的載體,產業轉型正推動著南安的城市轉型。南安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感、使命感,推動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變、向集約型發展轉變,推動產業和城市互動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