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金淘鎮黨委、政府恭祝全市人民新春愉快、萬事勝意!
──南安市金淘鎮介紹
金淘鎮位于南安市西北部,面積1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4萬畝,山地面積8.8萬畝,森林面積8萬畝。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550毫米。金淘鎮總人口9.1萬(2012年)人,海外僑親、港澳臺胞12萬人,主要分布在印尼、菲律賓、新加坡和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是泉州主要僑鄉。金淘交通四通八達,省道307線貫穿全境,是福建內陸腹地聯系泉州、廈門的重要通道。金淘鎮區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建有影劇院、衛星有線電視站等文化設施。是全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示范鎮。南音、戲曲、琴棋書畫、裝閣踩街盛行,群眾性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金淘鎮區規劃面積5.3平方公里,建有影劇院、衛星有線電視站等文化設施,擁有完中校1所、初中校3所、文技校1所、小學26所。僑光中學是一級達標完全中學、省文明學校。全鎮1993年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是全國農村教育綜合改革示范鎮。南音、戲曲、琴棋書畫、裝閣踩街盛行,群眾性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一是南金公路金淘路段建設工作,征地、撤遷、安置等工作如期完成。目前,金淘路基建設工程已全部完成。
二是建設好東門移動電話基站,做好水閣、亭川移動電話基站前其工作。
三是投資近1000萬元建設完成溫成中學二期工程,建好溫成中學校路、南光中學校路、衛生院路、重修朵橋通南安市區三岔路口和晨光、亭川、毓南、深垵、南豐、東門、石林、深輝等10條村級水泥路。
四是規劃新鎮區,把鎮區擴建到朵橋、錢山村,建設好擁有全省最大的高速轉盤亭川新村。
五是工業區,投資時潮工業區,規劃好亭川、毓南工業區。
加大農業田基礎建設和中低產田改造力度,建設金淘、朵橋千畝糧食自給工程,興修水利,1998年開挖金淘、朵橋、玉園、中心等四處引、排水渠,大大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1998年糧食總產值17680噸,比增0.75%。二是積極發展沿省道305線和沿淘溪兩側一重山的山地開發,在鞏固發展各村黨支部“綠色銀行”300畝集體龍眼基礎的基礎上,采取集體、個體、股份制、聯合體等多種開發形式和層層包干、限期開發的措施,掀起山地開發熱潮。同時發揮僑鄉優勢,有意識引進外資創辦高起點的農業綜合開發企業。1998年全鎮開發山區6200畝,新種果樹3000畝,改造舊果園3000畝,大力發展了菠蘿4000多畝及橄欖等優質水果。三是加強草席基地建設,有計劃采用統一育苗、無償為群眾提供種苗、制定生草收購保護價,著手建設草席市場等措施,建設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的體系,促進草席生產由原來的蕭條向復蘇轉化,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草席基地。四是積極發展禽畜養殖業,建設毓南、晨光、中心三個養殖業專業村和10多戶養殖大戶,在占石等山區村鼓勵發展庭院經濟養殖業。
加大企業技改力度,著力扶持龍頭企業,著重扶持天泉樹脂有限公司、僑豐福利蓄電池廠、蓮坑塑料色母廠、朵橋焊絲廠等有代表性的廠家,引導他們投入技改資金,擴大生產規模,培植特色產品,實施名牌戰略。1998年,全鎮新辦工業企業5家,總投資650多萬元;增資企業2家,總投資1000萬元;在建企業2家,總投資5588萬元。企業產品科技含量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不斷改善。全鎮現有工業企業66家,形成建材、毛織、鞋帽、雨傘、化工、五金、包裝等五大行業,成為金淘鎮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