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大學里的導師制,往往一個老師帶幾個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師生關系密切。上學期末,泉州五中就“學生發展導師制”召開了動員會,這學期初,該校高一年學生開始報名,選擇科任老師作為導師。
大學里的導師制,往往一個老師帶幾個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師生關系密切。在泉州,泉州一中、泉州五中、南安奎霞中學、晉江紫華中學、泉港區莊重文實驗小學等多所中小學都有實行導師制。以前,班主任一人面對五六十個學生;現在,學生可選導師,個性化和多樣化發展得到更全面關注。
入行先交“拜師帖”按自身情況選導師
3月9日下午第三節課,泉州一中高一年級的每個班級里傳來掌聲與歡笑聲,同學們正逐一向任課老師鞠躬、遞上拜師貼,并與“中意”的老師合影,笑容里充滿感恩。每個任課老師手里,握著一張張簽有學生名字的拜師帖,送帖的學生欲拜于自己“門下”,有些用心的同學們還送上富貴竹、鮮花。
不用驚奇,這是泉州一中高一年級正在進行的導師制拜師儀式。整個年段共有語文、數學、英語、地理、歷史等科任老師45名,學生600多人,幾乎所有的科任老師都要擔任導師工作,同時,每個學生都有權利選擇自己傾心的導師。
當日的拜師儀式上,多數老師會收到10多張學生的拜師帖,最多的有20余張。拜完師后,學生可以向導師咨詢本學科知識,老師也會及時為學生解決生活、學習、心理上遇到的難題。“我的英語比較薄弱,希望導師能助我提高成績”。高一6班的蘭雨學生說,考慮到學習原因,他選擇了英語老師作為導師。鄰座的鄭同學選擇了化學老師作為導師,原因是他對化學感興趣,想要有新的突破。
建立個人信息檔案重視學生個性成長
泉港區莊重文實驗小學試行導師制、南安奎霞中學實行學生成長導師制、晉江紫華中學推行德育導師制……此前,泉州部分中小學就已開始了導師制。
上學期末,泉州五中就“學生發展導師制”召開了動員會,這學期初,該校高一年學生開始報名,選擇科任老師作為導師。每名科任教師指導15-18名學生。確定名單后,建立學生個人信息電子檔案,作為導師的工作材料,導師還要及時填寫“導師工作手冊”,包括學生成績查詢、日程安排等。
泉州五中導師組洪老師分析,學校教育普遍存在班生數較大的情況,班級管理工作量大,班主任無力針對每一個學生實施個性化的發展指導,也難以關注學生發展的方方面面;而其他科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足夠的交流,對學生學業以外的發展關注較為不足。
“每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報名時大家都很積極。”泉州一中高一年黃老師說,學生選擇科任老師時都會從自身學習實際考慮。其實,早在前兩年,學校高三年便已實行導師制,只不過對象是總分較高或偏科的學生,一個導師對應2至3個學生。現在推行的導師制,顯得更加成熟,擔當導師的科任老師還能分擔班主任“一人面對五十多人,有時顧不來”的壓力。
泉州一中政教處主任蘇建偉介紹,導師制是落實新課程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個性發展、全面發展”的理念。班主任是班級導師組組長,是本班導師制工作的組織者和協調者,每名任課教師指導10名―15名學生。“學校計劃今年9月在初中全面推行”。
學業、生活、心理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目前,泉州一中和泉州五中都先在高一年段試行導師制。學校為每位學生制定《學生成長導師工作手冊》,記錄學生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導師和學生每次的談話記錄,學生每學期各科成績,導師家訪情況。
實行導師制的學校,要求導師對新入學的初、高一年學生,指導他們制訂初中、高中階段個人發展規劃。導師根據學生發展情況,指出學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就問題的解決方法和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提出合理建議。
導師要負責學生的學業指導、生活指導和心理疏導。
學業指導包括:每學期開始時,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學業基礎,指導學生制訂學習計劃;期中和期末考后,指導學生進行階段總結和反思;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發現學習上的困難并提出對策。
生活指導要求:導師每月至少與每名受導學生進行一次個別談話;每學期至少與每名受導學生的家長進行一次電話交流或家訪。
心理疏導要求:導師需定期與學生談心,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長中的煩惱、挫折等問題,與其他老師和家長溝通,營造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
●百科
導師制是一種教育制度,與學分制、班建制同為三大教育模式。導師不僅要指導學生的學習,還要指導學生的生活,進行德育,以更好地貫徹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現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養目標的轉變。導師制在師生之間建立了一種“導學”關系,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指導學生的思想、學習與生活,從制度上規定教師具有育人的責任,使教師在從事教學科研以外,對學生進行思想、學習、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導,作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記者傅蓉蓉吳麗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