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協被指隱瞞白酒塑化劑危機
閩南網11月21日訊 白酒因生產環節使用塑料容器而存在塑化劑成分的這層窗戶紙終于被捅破。在酒鬼酒被曝塑化劑含量超標后,19日晚,中國酒業協會發布聲明。聲明承認,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其中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同時,聲明中稱,白酒國家標準中并沒有塑化劑標準。該協會還表示,塑料制品(設備)在白酒產品生產過程中,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現因塑化劑致病的案例。
酒協去年6月已知白酒普含塑化劑
聲明表示,在我國臺灣地區2011年5月檢出食品殘留塑化劑成分后,該協會隨即對全國白酒產品塑化劑殘留含量做了大量調研。目前,中國白酒規模以上企業的白酒產品中塑化劑含量遠遠低于國外相關食品標準中對塑化劑含量指標的規定。
中酒協表示,去年6月,中酒協與全國重點白酒企業,國家相關檢測、科研機構進行溝通并布置調研任務,要求全面查清白酒中的塑化劑產生來源。
此外,中國酒業協會在19日同期公布的落款時間為今年8月20日的《關于白酒產品塑化劑有關問題的說明》中指出,通過對全國白酒產品大量全面的測定,白酒產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劑成分,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其中高檔白酒含量較高,低檔白酒含量較低。
并非人為添加未出現致病案例
中酒協公布的內容顯示,通過對白酒生產過程的全面跟蹤、查定,已知白酒生產過程中自身發酵環節不產生塑化劑。白酒產品中的塑化劑屬于特定遷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輸酒管、酒泵進出乳膠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內蓋、成品酒塑料袋包裝、成品酒塑料瓶包裝、成品酒塑料桶包裝等。
同時,酒業協會曝出,溶進白酒產品的塑化劑最高值是酒泵進出乳膠管,目前所有白酒企業都在使用該設備。每10米乳膠管可在白酒中增加塑化劑含量0.1mg/kg,有的企業用一次酒泵,還有的企業多達4~5次。其他塑料制品、設備,有的企業用,有的企業不用,因此不同企業、不同產品的塑化劑含量各不相同。
2011年7月協會曾發布通知要求“禁塑”。據悉,2012年上半年,在有關部門的壓力下,酒企開始大規模更換塑料管。
對于白酒產品塑化劑安全問題,該協會指出,塑料制品(設備)在白酒產品生產過程中,從上世紀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現因塑化劑致病的案例。(新京 一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