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晉江商人賴金土提了28萬元的現金,徒步走進受災村子,挨家挨戶給最困難的災區群眾發放現金,從幾百到幾千元不等,甚至為多發一戶寧愿挨餓。一位受災的小女孩不顧危險,在危房下撿瓦片要為奶奶蓋不漏水的房子,她堅定的眼神感動了賴金土,獲助2千元。(5月31日《人民網》)
在商人眼里,時間可以和金錢劃等號。而要表達對災區的關心,直接向有關部門捐款,既節省時間做生意,又可實現獻愛心的目的,得到人們的喝彩。很難想象,身為商人的賴金土卻不吝嗇時間,不怕艱苦,徒步到災區發現金,慰問災民。相比之下,不難發現他對災區的一片拳拳愛心。同時,也得到了網民的贊賞,網上,對賴金土先生好評如潮。那么,徒步災區發現金何以好評如潮?
愛心捐款必須保證優先發放到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人手中。這正是我們所倡導和必須這樣做的。可是,對于把錢捐給紅十字會等部門的人來說,卻放不下心,擔心“錢是捐了,不知能否送到災民手中”。有此擔心不難理解。由于目前捐款管理監管乏力,尤其是唐山地震部分捐款被挪用帶來的負面效應仍然影響著現實生活,加之,腐敗現象層出不窮。因此,人們會擔心捐款會被貪被挪。
從賴金土的舉動來看,他不僅獻了愛心,而且能夠保證把錢送到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人手中。此舉,表達了廣大愛心人士的心聲。如網民所言,“這樣好啊,(錢)直接到災民手上了,省事又省心”,“好人,比紅十字會保險”,“相信賴金土本人也是因為怕自己的錢不能真正給那些需要的人才這樣做!”
賴金土用如此非常直接、客觀的做法,給有關部門提了個醒,告訴他們善款應該如何安排,才能讓公眾放心、省心?這正是人們的期待,所以,人們對賴金土好評如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