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召開第十二屆十次執委、監事會議,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黨組書記王沁做工作報告。會上公布了我市首批30家市級龍頭骨干民營企業名單并授牌,同時授牌的還有14家新會員企業。
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為首批市級龍頭骨干民營企業授牌。
廈門總商會日前召開第十二屆十次執委、監事會議。
為推動我市民營企業做強做大做優,我市去年出臺了《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44條”)。同時,市民營辦配套制定了《廈門市龍頭骨干民營企業認定辦法》。
今年,市民營辦啟動龍頭骨干民營企業認定工作,采取各區、各部門、商協會推薦和企業自行申報相結合,市民營辦受理了81家企業的申請,通過層層篩選、嚴格把關,最終評定首批30家市級龍頭骨干民營企業。根據“44條”和《廈門市龍頭骨干民營企業認定暫行辦法》,獲認定的民營企業將享受相關扶持政策,市民營辦還將進一步加強政策研究與政策落實的跟蹤服務,并向市政府提出相關政策建議,推動政府相關部門在資源配置、要素保障等方面給予民營企業更具針對性的扶持。
扶持龍頭骨干企業 發揮“廈民投”重要作用
今年市民營辦與市發改委聯合探索制定民間資本投資準入負責清單管理模式,于5月出臺了《廈門市內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負面清單)指導目錄》(2015年),鼓勵民間資本平等進入清單之外所有領域,著力消除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各種隱性壁壘,堅持非禁即入放寬民營經濟發展領域,力求為市場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號召,持續推動“44條”落地,幫助企業協調、清除障礙,擴大政策惠及面。同時,一方面通過重點扶持龍頭骨干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的優勢民企;另一方面,關注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幫助、指導他們用好用足政策。
會議指出,接下來,廈門總商會將發揮廈門民營聯合投資公司(簡稱“廈民投”)作為民企參與美麗廈門建設重要力量的作用。目前,“廈民投”已確定下一步投資方向為:參與廈門市經營性基礎設施(地鐵、機場)PPP模式;參與廈門市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造;廈門市民營企業產業項目選擇性投資。經過前期的大量比對工作,目前“廈民投”已有一些項目正開展前期工作。
圍繞自貿試驗區建設 積極推動產業鏈招商
接下來,廈門總商會將抓住廈門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的重要機遇,引導有條件的民營企業積極“走出去”。廈門總商會將發揮與東南亞國家華商社團關系密切的優勢,搭建對接服務平臺,提高民營企業“走出去”便利化水平。
同時,圍繞自貿試驗區建設,點面結合推進招商工作。一方面發揮總商會聯系面廣的優勢,在異地閩商、團體會員、區級商會等多層面進行推介,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新增540家民營企業注冊開戶的任務,同時加強與臺灣地區工商社團聯系,開展臺資小微企業專項招商。另一方面,盯住一些大項目,重點推進。下一階段,廈門總商會將重點推進光明集團、歐洲活牛出口以及中綠、華祥苑進口食品展和分銷中心等項目的落地。同時,為有意來廈考察自貿試驗區的企業和商會組織,做好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來,廈門總商會找準高速增長產業,積極推動產業鏈招商。當前移動智能終端產業一枝獨秀,正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長。今年以來,廈門總商會依托廈門弘信創業工場,以商引商,引進了深圳鴻益進公司、浙江星星科技集團等項目入駐或即將入駐火炬園,推動弘信與火炬高新區的深入合作,探索政企合作新模式,形成產業聚集效應。
適應職能轉變 加強基層商會組織建設
記者從會上獲悉,為了貫徹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廈門市委市政府明確,由市工商聯(總商會)作為異地商會業務主管部門,負責異地商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工作,切實發揮工商聯對我市異地商會組織的指導、引導、服務職能。我市將有72家異地商會的業務主管部門由廈門市經信局改為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
以前,在廈異地商會主要以廈門市工商聯(總商會)團體會員的“身份”參與廈門總商會開展的各種活動。今后,這些異地商會將轉為工商聯(總商會)所屬商會,意味著廈門總商會與在廈異地商會的聯系將更緊密,將在招商引資等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王沁說,廈門總商會將適應職能新轉變,加強基層商會組織建設。在廈異地商會旗下的眾多企業撐起了廈門非公經濟的“半壁江山”。多年來,在廈異地商會在增進家鄉與廈門的經貿合作、加強鄉情聯誼、溝通信息、整合商業資源、回饋社會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今后,廈門總商會將更深入貫徹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繼續堅持團結、服務、引導、教育的方針,一手抓鼓勵支持,一手抓教育引導,促進非公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同時,會上還為14家新會員企業授牌。基層商會是工商聯拓展工作領域、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載體。廈門總商會在短短一兩年時間發展了122家團體會員,占全市經濟類社團50%左右。
【數據】
我市今年上半年 民間投資400億
廈門總商會開展《關于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出臺一年來的落實情況調研,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見和建議。調研結果顯示,“44條”政策實施以來,總體上取得較好的成效。
截至2014年底,全市民營企業14.1萬戶,比上年增長51.35%,占我市企業總戶數的87.69%,占內資企業總戶數的94.44%,注冊資本額5599.15億元,占全市內資企業注冊資本總額的66.11%。今年上半年,全市民間投資400.17億元,同比增長28.1%,高于同期全市投資增速7.1個百分點,占投資的比重為44%,較上年同期提高2.44個百分點,拉動投資增長11.5個百分點。
廈門市首批30家
龍頭骨干民營企業
廈門宏發電聲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銀祥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蒙發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航空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華特集團有限公司
福建省九龍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中盛糧油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市嘉晟對外貿易有限公司
廈門恒興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信和達電子有限公司
泉舜集團有限公司
四三九九網絡股份有限公司
喬丹(廈門)實業有限公司
廈門市建安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金牌櫥柜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強力巨彩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廈門七匹狼服裝營銷有限公司
廈門市美亞柏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弘信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如意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惠爾康食品有限公司
廈門新景龍郡房地產有限公司
廈門萬安智能有限公司
廈門保灃實業有限公司
華廈眼科醫院集團有限公司
廈門紅相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吉比特網絡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萬里石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福慧達果蔬股份有限公司
廈門市中鷺達進出口有限公司
(以上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