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至上,安全為重!自全省吹響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集結號以來,豐澤區堅持“全覆蓋、零容忍、總動員”原則,全力找問題、補短板、堵漏洞,最大限度消除事故隱患和問題,有效管控各類安全風險,有力營造核心區安全穩定發展環境。全區發生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都下降60%,已連續6年未發生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
強化組織領導
確保履職盡責
安全責任重于泰山!近幾個月來,一支支由專家、部門業務骨干、街道社區干部等組成的檢查組活躍在豐澤區大街小巷、工廠建筑間,認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大家都聚精會神、一絲不茍,因為他們深知責任使命在肩。
如何壓實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責任,豐澤區通過強化組織領導,壓緊壓實各級責任,確保履職盡責到位。層層壓實責任,依托市、區兩級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信息系統,督促及時上報隱患自查自糾動態情況,并對上報情況真實性、準確性負責。各街道實行“黨委帶支部、支部帶黨員、黨員帶群眾”三級聯動模式,加強社區一線排查整治力量;每日在微信群公布排查整治進度,對工作落后的社區主干進行現場指導、約談督促。全區黨員、領導干部簽訂《承諾書》、《自查自糾情況表》,層層簽訂明確責任追究“軍令狀”。
督導檢查是隱患排查的利器。豐澤區靠前督促指導,區領導帶頭督導,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高頻次深入社區一線督促指導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落實。截止5月25日,全區安全生產相關部門共派出檢查組6682個,檢查單位和場所23166家,發現隱患16355條(重大隱患共8條涉及6家單位,其中5條重大隱患已整改完成),已完成整改15136條,整改率92.55%。
豐澤區不斷加強力量整合,打破各部門“關起門來”搞整治的低成效,整合監督力量,一盤棋推進整改。整治表格亂象減輕基層負擔,對涉及重復報送、多頭報送,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線索優先受理、即收即辦,強化問責追責,積極消除負面影響,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截至5月中旬共排摸出各類表格147份,清理、廢止35份。
堅持未雨綢繆
確保抓早抓小
安全隱患摸排的是否到位直接關系整治成效。豐澤區堅持隱患摸排不留死角,依托網格化責任管理模式,把轄區區域空間范圍劃分成593個網格,由“街道社區+網格員+專業技術人員”組成核對組,結合公安戶政提供的二維碼門牌,逐一核實全區房屋。以覆蓋轄區主干道、背街小巷、重點地段的視頻監控探頭為基礎,利用衛星遙感監測技術疊加監測信息及關鍵要素,精細比對圖斑變化,對違章建筑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監控。同時,依托市、區兩級舉報平臺、12345平臺,設立24小時舉報電話,充分發揮群眾力量,逐步構筑起全覆蓋、零盲區、無死角的全民防控網絡。
堅持強制整改不留余地,開展安全隱患“掃雷”、“清零”行動,緊盯房屋安全、危險化學品、交通運輸、特種設備、學校安全、漁業船舶等重點領域,集中建立隱患整改清單,強化隱患精準治理。對于一般隱患問題,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和《復查通知書》,全程督促隱患整改,做到整改前后“三個有”(有圖片、有資料、有對比),形成閉環整改。對于“頑癥”、“反復癥”隱患問題,強化公檢法聯動,邀請專業法律顧問參與執法行動,指導規范執法行為,依法落實查封、扣押、停產停業整頓等強制措施。5月底,全區房屋42251棟,累計已排查房屋42251棟,排查率100%,發現重大危險房屋953棟,封房884棟、完成加固46棟、拆除23棟,整治率100%。
堅持宣傳教育不留空白,豐澤區創新宣傳形式,創作《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宣傳教育閩南四句》。依托泉州市首個“智慧安防科技館”開展VR火災排查體驗、模擬119報警體驗等主題消防安全體驗活動。開展“以案釋法”警示宣傳,用群眾“身邊事”進行教育提醒,并通過曝光“違章隱患”黑名單、媒體直擊整治行動的現場報道,形成輿論攻勢和警示教育作用。加強對城中村租戶租客雙向宣傳引導,對存在安全隱患的房屋張貼“危房牌”,提醒外來人員不要租住,對經過消防整治的房屋張貼“平安牌”,引導外來人員租住安全房屋。
強化建章立制
確保提質長效
建立健全相應體制機制是全局性、根本性、長遠性之舉。在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中,豐澤區建立了滾動處理機制、會商化解機制、聯動協作機制,切實建強隱患排查、處置、銷號的全鏈條管理。
建立滾動處理機制,豐澤區建立動態式滾動處理機制,按輕重緩急分批次推進房屋安全隱患整治,落實問題整改交賬銷號制度,建立整改情況臺賬,并成立督導指導組,全面督查整改實效,確保全面整治到位。
建立會商化解機制,各街道每日向區指辦匯報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由區指揮長牽頭,組織各分指揮部負責人和相關部門領導進行會商,研究、制定化解措施,并針對各街道反映的共性問題形成會議紀要,對難以化解的問題及時移交相關職能部門研究解決。不定期到各街道檢查各類隱患點,聽取專項工作匯報,當場協調解決疑難問題。目前,會商化解一大批“疑難雜癥”隱患點。
建立聯動協作機制,堅持公安、消防、市監與社區上下聯動,對不配合的商鋪、出租房業主等進行綜合執法,督促落實整改措施。實施共治共享機制,協調工廠業主為“三合一”店鋪租戶提供廠區宿舍,用于住宿共享,并給予優惠租金,協調宇源輕工、新世紀輕工等企業建成廠區共享宿舍10多家。組織安全生產技術專家、危房鑒定專家分別對轄區涉及使用危險化學品、有限空間、涉氨制冷企業、消防隱患場所和存在安全隱患房屋進行技術指導、危房等級鑒定,及時提出科學、合理、有效的整改意見、建議。
注重技防物防
確保處置快速
提升技防物防水平是防范安全風險的重要一環。
豐澤區推進分類建設應急設施,推廣東湖圣茂片區“城中村”消防整治經驗(民房“5+2”、沿街店鋪“3+1”、公共區域“6個1”),并以點帶面,對全區原村社區“城中村”進行全面消防整治,配齊配足消防設施配備,提高物防技防水平。
鐵腕整治薄弱環節,檢修規整部分菜市場高空線路,增設消防滅火器等設施,清除占用消防通道攤位,確保“菜籃子”消防安全。完成大部分無物業住宅小區消防車通道劃線標識,打通無物業老舊小區“生命通道”。
全面提升處突能力,在群租房、“城中村”、大型商超等重點區域部位,加強群眾防火滅火常識和逃生自救知識的宣傳教育,有針對性地開展消防演練和培訓。利用安全生產技術專家為企業安全生產“把脈問診”有利契機,組織所在地的社區安監員現場觀摩學習,提高隱患排查能力。鼓勵各街道委托第三方機構編制《街道生產安全事故災難應急預案》,提高突發事件處理處置能力。為基層全體安全員分發配備《消防安全整治導則》《安全生產檢查導則》,確保處置隱患有“章”可依,有“法”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