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高三年級復學后,豐澤區采取“一校一策”,對開學高中學校進行復學分類管理。其中,區屬兩所公辦高中學校——泉州九中和城東中學堅持復課小班化、活動不扎堆,提倡家長接送高三畢業生上下學,每日進行多次體溫測量,動態檢測師生的心理和身體健康,精確掌握師生動向,抓細抓實,盯緊學生、教師、校園、家庭四個關鍵環節,從師生的出行、飲食及住宿等方面的安全入手,確保開學后師生身心健康。
采取切實有效的防控措施,確保復學平穩有序
3月11日,在城東中學舉行的泉州市教育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現場觀摩活動(中學專場)成為泉州市落實學校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各項舉措的第一場“實戰”。隨后,此場演練逐漸被完善,最終成為學生入校、進入教室、課間活動、就餐、放學、消毒、學生出現癥狀應急處置等一套相對規范的學校疫情防控流程。泉州市各中學學校大都按照這個流程,因“校”制宜開展4月7日的高三復學工作。
開學后,在做好基本防控措施的基礎上,泉州九中與城東中學還結合學校實際,創造性地采用各種防控策略。
考慮到寄宿生較多的情況,4月7日開學當天,城東中學安排寄宿生在上午9點后報到,一個時段安排三個班級入校并辦理宿舍入住,下午則由走讀生辦理入學手續,通過分批入校的方式,不僅避免學生扎推,還提高了入學手續的辦理效率,一舉多得;開學后,錯層安排教室,并進行小班授課,減少學生的聚集;將考試專用的空閑大教室作為學生的臨時餐廳,定人定點,采取錯時用餐的方式,由學校食堂將營養均衡的快餐送至教室各個座位,并通過讓學生走不同的樓梯,起到分流的目的……
泉州九中采用半封閉管理模式,高三學生復學后,在主修教室上課,而輔修教室則用來自習和用餐,視不同的教學安排,將一個班級的學生拆為兩個班,盡量減少學生的聚集;重視學生的手部和足部衛生,學校不僅提供免洗洗手液,還在樓梯、教室等主要通道放置浸泡過84消毒液的腳墊,加強對鞋底的消毒;一日實行五次體溫測量,嚴密監測師生的安全和健康;做好后勤保障,對食堂儲物柜進行清理、消毒,聘請專業第三方機構全程監控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要求食堂經營者合理搭配膳食,保障學生的營養需求……
“學校極其重視學生每日的體溫檢測。一旦發現體溫異常,我們將進一步采取措施,引導學生到留觀室,多方觀察,用水銀體溫計對學生的體溫進行復測。”泉州九中校長曾文成說道,“我們也要求學生做好個人防護,在學校期間全程佩戴口罩,注意手部和足部衛生,做到不聚集,并采用主、輔修教室的方式,避免學生扎堆。”
重視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助力學生陽光成長
長時間的休學容易導致學生,尤其是學習壓力更大的高三學生產生抑郁、焦慮等心理障礙,容易情緒波動大。為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泉州九中在學生居家封閉學習期間,就通過開通心理健康咨詢熱線,推送相關音視頻資源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叮囑學生做好防護,避免不必要的恐慌。不少家長也會撥打熱線電話,向心理老師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
“近期,我們將通過發放二維碼的方式,對復學的全體學生進行心理普查。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設置線上課程,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輔導。”泉州九中心理老師辜瑩介紹說:“開學后,我們也在想方設法通過班會課等形式,對學生開展一些更有針對性的特色心理課程。”
城東中學更是延續歷來的傳統,充分利用“開學第一課”,針對此次疫情的影響,有針對性地講授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對復學學生的心理疏導。
開展課業學習的情況摸底,全面了解學生現狀
為詳細了解高三學生休學期間的自學效果,幫助學生認清學習現狀,為他們查缺補漏,城東中學還給學生進行測試,了解學生的學業狀況,并根據測試結果,結合教學目標任務,進行課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