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7月19日訊(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記者 吳雅靜 見習記者 唐瀅 文/圖)泉州中心市區東湖街道尚園小區居民向福建日報新媒體·閩南網(www.413629.com)記者反映,在該小區3號樓對面一棟三層樓的自建房里放了幾百只的鴨子,小區后山也有人養殖了一些鴨子,夏天一到,周圍空氣中都飄散著臭味,有些住戶甚至連窗戶都不敢打開,嚴重影響他們的正常生活。
自建房的鴨子(市民供圖)
自建房的鴨子(市民供圖)
【市民反映】鴨子的味道很重門窗都不敢開
“陽臺都沒法開,否則臭味飄進來,人受不了。一到夏天味道更重,特別是中午溫度高的時候更嚴重。”采訪中,居住在尚園小區3號樓的居民陳先生告訴記者,除了臭味,有時,家里還飛進了鴨毛。除了小區對面這棟自建房,前年,小區后山上又建了幾處養鴨的簡易搭蓋,味道更臭,到晚上還會吵。
尚園小區居民周先生也說,自建房的那戶人家經營鴨子大概五六年了,他也時常聽到不少居住在3號樓的居民抱怨,夏天里,從鴨棚里散發出的味道很重,有時候門窗都不敢開,鴨毛也飛進來。
【記者走訪】養鴨自建房與小區一墻之隔 后山還有散養鴨棚
日前,記者走訪發現,在尚園小區后山,有三處簡易養鴨搭蓋,用木板、鐵皮和廢棄的木梯搭建,四周用網紗、粗布條環繞而成,共養了三四十只鴨子。整個場地臟亂無比,鴨糞隨處可見,沙土隨著鴨子活動飛揚,臭味四處飄散。但記者在現場并未發現養殖鴨子的居民。
而在尚園小區圍墻后面,就是一棟自建房,通往自建房的斜坡上,隨地可見鴨毛與鴨子排泄物粘在水泥地面上。自建房的一樓用來放鴨子,屋外,陣陣異味撲面而來。一樓室內,共分成6小塊用來放鴨子,用水泥砌欄與鐵欄隔開,底下還鋪上鏤空板,里面總共有三百多只鴨子。
自建房內的鴨子
自建房外地面上的鴨毛與鴨大便
小區后山的簡易鴨棚
【事主回應】只是販賣鴨子不是養殖 且都有經過檢疫
“我們主要是從外地運來,一次運三四百只,第二天轉手批發賣到新門街市場,并沒有自己養殖。”據自建房販鴨的業主謝先生介紹,批發來的鴨子放在房子一樓屋內,都是經過檢疫才發貨過來的,通常一天賣100多只,剩下的隔天再繼續賣出。
對于居民反映,鴨毛會飛到小區內,造成環境衛生問題的情況,謝先生表示,平常鴨子主要在室內,不會出現此狀況,可能是鴨子剛運來,“引導”它們入屋時,會有點影響環境衛生。而且他每天都會清洗場地,平常用水管沖洗,并進行消毒。
謝先生出示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
【部門處理】
豐澤區東湖街道:責令自建房業主7天內整改做好衛生保潔等工作
對于上述情況,泉州市豐澤區東湖街道鳳山社區居委會相關負責人蔡友才告訴記者,其工作人員經入戶調查發現,謝先生是在自家經營雞鴨流通生意,不存在飼養現象,當日進貨,隔天即出貨流通到市場;謝先生也向工作人員出示了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至于后山簡易養鴨搭蓋中散養的鴨子,養殖戶居民除了供自己所需外,也販賣給他人。
18日上午,豐澤區東湖街道聯合鳳山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對上述自建房業主謝先生進行勸導,并責令其整改。東湖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林春曉表示,限謝先生于7天內立即整改,同時在整改期間,做好自家衛生保潔及環境消殺工作。如若再接到居民投訴等情況,下一步將會讓相關部門介入進行處理。
林春曉還介紹,經東湖街道城管辦鳳山社區下片城管林官音生現場查看,并未發現尚園小區3號樓對面自建房業主謝先生有相關的城區內飼養家禽的批準。
至于后山簡易養鴨搭蓋,由于違反《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相關規定,林春曉表示,他們目前已將三處簡易養鴨搭蓋取締。
豐澤區執法局:中心市區不能飼養家禽街道辦需責令其限期搬遷、關閉
對于謝先生販鴨一事,泉州市豐澤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人事教育監察股股長朱文真也對記者表示,他們的這個行為目前可以看作是在長期經營,就算今天進貨鴨子,也不敢保證第二天全銷售完,這中間就存在飼養情況。如果是按照飼養而定的話,那就已經很明確,按規定,中心市區是不能飼養家禽的,然后,由所在街道辦事處負責責令限期搬遷、關閉。“我們派駐東湖街道辦事處的執法中隊也在配合街道及社區的工作,下一步仍將繼續了解情況,進行跟蹤。”朱文真說。
【延伸閱讀】
記者查閱泉州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官方網站于2017年3月24日發布的《泉州市行政執法局進一步加強飼養家禽、沿街銷售活禽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確,嚴禁擅自在城區范圍內飼養雞、鴨、鵝等家禽,如確需飼養的,必須經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城區經批準飼養和郊區飼養的必須實行圈養,并做好防疫工作。進入市場屠宰的活禽當天未能屠宰完的,一般應當帶回飼養地,不得在市場內變相飼養。
18日上午,街道聯合社區工作人員對謝先生進行勸導,并責令其整改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這條濱海“黃金通道”提前實現主體完工2025-07-03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