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紅水”企業當即被環保局斷電整改
排“紅水”的鍍膜廠被斷電
除了這處“葡萄水”污染源,當地居民還向本報記者反映,在下游100米的地方,還有一處暗管,正在往水渠內排放紅色污水。
知情人士說,埋設這條暗管的,是隔著三兩個店面遠的真空鍍膜工藝廠。在知情人的配合下,8月5日上午10點多,記者撬開蓋在暗管上已兩年多的水泥板,發現暗管里正在往外涌動“紅水”。
昨天上午11點30分,記者重返現場,發現紅色廢水仍在汩汩往外冒。記者聯系永春縣環保局,該局領導立刻帶領縣環境監察支隊執法人員到現場取水樣,并來到工藝廠現場執法檢查。
這家企業名為“永春縣桃城興業真空鍍膜工藝廠”,2009年12月,這家工藝廠辦理環評報告時,縣環保局同意該項目建設,并要求“項目投入試產三個月內應按規定辦理竣工環保驗收手續”,但工藝廠至今都沒有辦理驗收手續。
工藝廠管理員稱,老板去廣東了聯系不上。面對執法人員,他堅稱企業采用的是“真空電鍍”工藝,產生不了多少廢水。然而當記者和執法人員一起穿過兩三個車間,來到廠房最深處一處被隔離起來的小車間時,才發現幾個鐵架里盛放著“紅水”,車間地上“紅水”橫流。
在工藝廠的環境影響報告表上,記者看到這家工藝廠的產品年產量為50萬件。從待加工品堆積了數個車間看,這家工藝廠生產規模非常大。按照環評報告,工藝廠項目污水應接入市政污水管網,經處理后排入桃溪(東溪永春縣城段)。然而記者在現場查看發現,簡易的生產車間內找尋不到任何污水處理設施,而且地上果然埋有一條水溝通往隔壁紙箱廠,水溝里有明顯的“紅水”殘留。
昨天下午,永春環保部門向該工藝廠發放了整改通知書,并在當地電力部門的配合下,對該企業采取斷電措施,要求該企業在建立污水處理設施并驗收合格后才可恢復生產。
措施:工業園區管網明年底接入污水廠
工業園區排出的“葡萄水”之前一直難查出背后“元兇”,只因工業園區污水管網布局是一本“糊涂賬”。
永春縣經過連日排查,目前工業園區內地下管網狀況已基本摸清。昨天下午,永春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工作人員小鄭向記者提供了地下管網的基本現狀。他表示,2012年底前,整個永春工業園區內的污水管網,最終都將連接到縣城的污水處理廠內。
小鄭表示,按照規劃,整個工業園區內的管網分成三部分建設。第一部分是2003年工業園區剛投入使用時,在榜德北路北側,即省道206到省道306線之間已埋設了2800米長污水管網,南側其中也已經建好500米長管網。在工業園區的拓展B區,建好的880米管網范圍內分布有五家企業,基本滿足這些企業的排污要求。
小鄭介紹,沒有接入污水管網的企業主要分布在拓展A區,鴻濤紡織和三信織造兩家企業的管道已經進入招投標狀態。而奔達紡織等因廠房還在基建階段,要等基建項目完成后再開始污水管道的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