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至22日,南平市委書記莊稼漢深入松溪、浦城,調研農業農村工作,強調要充分發揮優勢,加快推動農業特色化、規模化、產業化發展,持續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使現代農業成為富民強縣的產業。市領導黃福清、張培棟、葛曉華陪同調研。
各地農業發展情況怎樣?傳統農業如何轉型發展?農業大市如何成為農業強市?在察看了松溪縣東邊村生態農業創意園、浦城縣永興村中藥材種植基地、中華桂花博覽園、管厝鄉設施農業基地后,莊稼漢指出,要改變傳統農業方式,以特色創優勢、以規模增效益;要走集約高效的路子,大力發展設施農業,提高農業技術裝備水平。在亞達食品、旭禾米業、仙芝靈芝種植基地,他鼓勵企業更加注重技術創新和品牌建設,在自身做大做強的同時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來到科誠牧業,他對公司采取的立體種養模式表示贊賞,希望他們在生態種養領域繼續探索、走在前頭。在松溪劉源、浦城際嶺村,他充分肯定了美麗鄉村建設的成效,鼓勵村兩委繼續發揮好帶頭人作用,帶領村民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目標。看到招沙甲村近年來的巨大變化,他十分高興,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繼續加大扶貧開發力度,借力造血,精準扶貧,加快改變貧困地區面貌。
社會化服務和基礎設施建設,與農業發展密切相關。在松溪渭田鎮供銷社、浦城布墩村農資儲備銷售網點,莊稼漢詳細了解了供銷社運營模式,希望進一步加大綜合改革力度,積極參與農村流通現代化、信息化建設,切實提升為農服務水平。在察看了浦城龍江灌區、前墩村土地平整等項目后,他要求各地要用好用足政策,加快實施一批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項目,進一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民為政首,農為邦本。莊稼漢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是“三農”,關鍵在“三農”。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把“三農”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加快發展特色現代農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要注重龍頭帶動,大力引進培育龍頭企業,形成龍頭連基地帶農戶的格局,借助其技術、市場、品牌等優勢,引入名特優品種、發展精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實現一產接二連三,達到增收增效目的。要注重市場流通,依托合作社、中介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主動與龍頭企業、大型商超建立產銷聯盟;大力發展農產品物流、連鎖經營、直銷配送等現代流通方式,特別是運營好電商平臺和渠道,推動電子商務與農業深度融合,催生和推廣一批新常態下的新業態。要注重特色發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資源稟賦為基礎,“一縣一業”、“一鄉一品”,做大農業主導產業,形成區域特色優勢。要注重創新引領,著力培養一批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具有閩北特色的發展模式并加以推廣,進一步創新土地流轉抵押機制,提高土地流向龍頭企業的集中度,更好實現規模集約效益。要注重基層基礎,以村級組織換屆為契機,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深化農村工作機制,提升“六要”群眾工作法等民情工作機制,深入實施“黨建富民強村”工程,切實增強基層組織引領發展、服務群眾的能力。
莊稼漢還檢查了各地防汛備汛情況。他強調,要始終保持高度警惕,對水庫和地質災害易發區域進行全面排查,加強監測預警,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做足各項準備,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施偉邦 朱昕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