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秀的山谷河岸邊搭建著兩個簡易的垃圾焚燒爐,焚燒產生煙火彌漫在周圍空氣中,焚燒殘渣及垃圾散落峽谷,直排河道。這是記者在去年的寧德環保世紀行考察采訪活動中,在周寧縣咸村鎮川中村荷姑橋附近所見的一幕,不過,在今年的寧德環保世紀行視察采訪中,這種狀況得到了改變。
去年10月,記者在2015年寧德環保世紀行視察采訪活動中,來到荷姑橋。當時咸村鎮由于鄉鎮建設發展和人口增加,垃圾量也劇增,日均處理垃圾13噸,高峰期達20噸。為此,該鎮投入巨資,于2011年在川中荷姑橋水庫旁建設焚燒爐等,對周邊垃圾進行集中焚燒處理。
不過,由于該垃圾焚燒爐的選址和設計存在缺陷,在處理垃圾的同時,也對周邊空氣和下游河道產生了二次污染。對此,寧德環保世紀行視察采訪團于2015年10月對其進行了視察采訪,本報記者也作了有關荷姑橋焚燒爐不規范焚燒垃圾而影響流域生態環境的報道,隨后,《福建日報》等新聞媒體跟進報道,產生較大影響,省委主要領導要求寧德市委、市政府予以妥善解決。當地政府有關部門隨即責成對其進行整改。
就此,今年11月,2016年寧德環保世紀行視察采訪團決定再次前往該地,察看其整改落實情況。
令人欣然的是,在原來的垃圾焚燒爐所在處,昔日的焚燒爐已經被拆除棄用,空氣又恢復了原有的清新,峽谷又恢復了青秀,記者看到河谷邊,還有人在休閑垂釣。
采訪團一行順道徒步走訪了荷姑橋對岸的云門畬村。獨具特色的寨門和民居,潔凈平整的水泥硬化道路,村邊茶園、橘子園生機盎然,間或種植的柿子樹上也掛滿了成熟的柿子。昔日偏僻貧困的小村落,如今,正逐漸成為自駕游客的好去處。
記者了解到,現在,該村借著美麗鄉村建設契機,進行了公廁改造、衛生整治等,村里安放了垃圾桶,聘請專門的衛生清潔人員,生活垃圾統一由鎮里轉運集中處理,鄉村生態環境獲得極大改善。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霞浦足球少年首秀國際綠茵場2025-07-0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