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背景下看,中國政府部門雖然看上去傳統,其實過去一直引領經濟的進步、發展。但從這一輪經濟發展面臨的問題來看,過去的引領方式方法顯然需要變化了。
這種變化來源于不同階段經濟的特征,整個社會結構都在發生變化。政府不應該在經濟建設和社會建設中介入過多,應該放權,退出一些領域,涉及資源、人力等方面的重新配置。
政府很積極地做一些事,但很多時候有心無力,因為社會發生變化了,而市場和社會很靈活。也許有些事情政府永遠干不好。比如,有些面對創業企業的投資,風險是很高的,顯然不適合政府,而社會、市場可以承擔這風險。
我們在建立面向創業者的服務體系,過去政府也在做,但服務水平一般,有時候正因為政府提供的服務是免費的,恰恰就做不好。如果有高效的收費的市場機制,讓每一分錢流到它該去的地方,那就很好。
澎湃新聞:你們提供的服務包括哪些方面?
顧建偉:我們提供的服務包括5個部分,第一是辦公服務,有相對低價的辦公空間。有敞開式的非固定的工位,有相對固定的工位,我們大概就成本費,現在還沒估算,預期是一個工位一個月300元左右。你可以點一杯咖啡坐一天。
第二是增值服務,有些是直接提供的,比如工商、稅務、法務、財務、知識產權等服務,我們可以幫忙注冊公司,注冊公司的地址就是工位,蠻實用的,讓企業更專注研發。比如要開會,我們會幫忙采購,提供音響服務等。有些是我們整合資源。
第三是咨詢服務,這是非常關鍵的。從實踐情況看,相當多的項目,雖有資金注入,但商業架構、定位等是有問題的。創業者沉浸在小世界中,自我感覺良好,失去判斷力。我們試圖通過第三方的視角,來為他們建立不一樣的判斷。我們也會引入創業導師、成功企業家,組織項目沙龍,相信對創業者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