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消息,在“2016中國電子商務創新發展峰會——跨境電商分論壇”上,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國家電子商務標準化總體組副組長邱月明發表題為《跨境電商單一窗口標準化》的演講。
他認為,單一窗口來源于國際貿易便利化,并從四個方面介紹了貿易便利化與單一窗口的關系。他指出,單一窗口有三種基本模式:單一機構、單一系統、單一平臺。
據了解,本次跨境電商分論壇以“接駁世界商店”為主題。海關總署等國家部委、政府領導,Globex招商保宏、敦煌網、波羅蜜、中國制造網、泊之利樂、友阿海外購等跨境電商企業代表均出席分論壇,并發表演講。
(溫馨提示:本文為速記初審稿,保證現場嘉賓原意,未經刪節,或存紕漏,敬請諒解。)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國家電子商務標準化總體組副組長邱月明
以下為演講速記(有刪節):
邱月明:很高興有機會能夠來到這里介紹一下關于國際貿易數字交換與單一窗口國際上的趨勢。
我理解的單一窗口它是來源于國際貿易便利化,我們的跨境電商是在長期國際貿易和信息化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所以,我把這個展開一下。
下面我分四個方面進行介紹。
去年宣布了中國駐世界貿易組織的全權大使俞建華向WTO總干事遞交接受書。今年又批準建立中國貿易便利化工作部級聯席會議制度,對外叫做中國國家貿易便利化委員會,從這個角度讓大家都熟知貿易便利化。
什么是貿易便利化?說大一點是系統工程,涉及到貿易各個領域和環節,包括了貿易相關的國際公約,我們要填一些互認的協定,還有符合各個國家的法律法規,也牽涉到方方面面的標準,有貿易也有產品的標準。
世界貿易組織將貿易便利化理念解釋為簡化協調、標準化、透明化。
聯合國貿易便利化與電子業務中心說的要點包括簡化、協調、便利化,三者通過協商達成一致的。
簡化與標準化,簡化哪些方面要做標準化?
第一就是程序要簡化,怎么樣簡化和標準化?各種實物數字、港口代碼、貨物代碼、運輸代碼要標準化,甚至貨幣這些都要標準化。單證格式標準化、數據交換標準化,單一窗口本身也要履行一大批的標準化。現在國際上有一些機構開展標準化,主要是兩方面,一是國際標準化組織有兩個技術機構,一個是JTC1/SC,一個是TC154。這兩個是ISO委員會的。還有一個是聯合國貿易便利化與電子業務中心,這是一個政府機構。IOS JTC1和SC32是數據管理與交換,電子業務工作組,它的范圍主要集中在行政、商業和運輸業過程和數據的標準化,也包括組織見用于信息交換的工業數據標準化的工作。154下面有6個工作組,因為后期單一窗口可能還要講,這里就不多講了。
聯合國貿易便利化中心是一個從事研究、制定、發布和推廣國際貿易便利化與標準化的機構,其目的就是制定全球統一的標準來消除貿易中的技術壁壘,提高效率。
前面有這么多機構,記過與機構之間是有協調的,而不是互相競爭的,它們通過諒解備忘錄達成一致,我們看到他們有不同的分工。
這些就是Overview of Un CEFACT的圖,每一個豎條由一個副主席負責。建議書發布的35個,標準7套,技術規范6套。這是建議書的具體內容,根據這些建議書,我國也把一些轉化成了國家標準。
有一些數字交換的相關標準,這些標準有的變成ISO標準,有的在海關也在使用,我們轉化了一些標準,規范有6套,包括建模方法,核心構架技術規范、XML命名和設計規則,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內容。
上面我花了一半的時間介紹了一下國際貿易便利化方面涉及的國家標準。我們今天所關注的單一窗口叫做國際貿易的單一窗口,它是什么情況?就是按照UN/CEFACT來開展工作的,它說單一窗口是建立一個設施,允許參與貿易和運輸的各方,通過同一個固定的入口,提交相關的標準化信息和單證,以滿足進出口和運輸相關法律法規及管理要求。當然如果交換的是電子化的信息,里面就專門補充了一下必須只能提交一次。
它有什么作用?
分的很細,討論的時候我也參與了這里面的一些工作,現在在那里也掛上了名字,我們也組織了一個專家隊伍每年跟蹤參加他們的年會和各種標準的制定,以及他們的研討會。統計起來就是提高監管效能,降低安全風險,增加稅收,減少非關稅壁壘,減低企業人員和資金成本。
建立一個單一窗口有很多要求,它第一是要進行可行性和需求分析,需求類別水平、數據信息要求、法律事物需求、應用規范選擇、應用示范點選擇、應用成本、人力和技術等其他需求,風險和收益、時間進度和應用管理策略等。首先要得到政府部門的支持,否則這個事做不了。我們也要再一個法律的框架下開展工作,比如說至少要有現成、隱私的法規,以及信息交換中保密的一些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說,單一窗口不能說是一個系統或者一個機器,單一窗口是一個政治組織程序的概念,不只是一個技術系統。
單一窗口怎么建?
示意圖里說了,首先需要有一套設想,然后開始分析,分析完了再把它實現。剛開始就分析一下環境,之后達到你的目標,這個過程中有十多項的要求。
因為要使用很多的標準,前面說到聯合國貿易便利化標準化中心出臺了很多標準,ISO國際標準化組織也出臺了很多標準,貿易便利化中心的秘書處也在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所以首先這些標準是按照歐洲的思路來做的。還有一個聯合國貿易與發展委員會有很多貿易方面的規則我們要采納。國際海關組織、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和國際商會也有一些組織,前面提到的代碼就是貿易地點或者口岸,這個代碼的設定在國際上大家都有自己的設定。
單一窗口有哪幾種形式?
一般來說單一窗口從要點來說有自身的需求和條件,也有國內逐末棄本、代理機構和貿易方的合作,雖然不一定高技術,但是有高技術更好。三種基本模式:單一機構、單一系統、單一平臺的模式。單一機構的模式就是指定一個機構,由這個機構管理系統,由這個系統應對相關管理機構和貿易方、運輸方;單一系統的模式,這個系統可能也會歸某一個部門,這個系統可以進行直接操作;單一平臺模式,就是搭建一個平臺,各個管理部門共同使用這個平臺來管理貿易方面的措施,包括報關和措施,貿易方本身也是通過一定的途徑跟平臺對接。
三個模式有很多例子,比如說美國,現在國際上真正推廣單一窗口的已經完全實施的不超過8個,現在知道美國還是以單一平臺模式為主,瑞典也是單一機構的模式,有一套EDI的交換標準。荷蘭是單一系統的模式,系統軟件叫做VIPPROG。單一系統方面新加坡做的比較早,新加坡成功之后毛里求斯就請他們的開發商直接復制這個系統到毛里求斯,英國、日本、澳大利亞這些在跟隨。從我們所了解的模式,一定要舉個例子,美國例子是單一平臺,我們現在成立貿易便利化委員會,推行的也是一種類似單一平臺的模式。
首先要了解怎么樣推行這個計劃,計劃推行之后提出單一窗口的概念,由一個副總統批準計劃的實施,后期調查了解一些需求,數據的類型進行成形設計,設計完了之后進行試點來驗證,改進各種不適應的東西和標準、接口,改進完了之后形成比較完善的。
改進調整之后就開始往外推,這里面便利很關鍵,33號建議書里面標準化參考體系中提出的要點說,這里面也有一個分工,有一個指令。政府與貿易方通過支付和網絡,通過一個委員會來管理所有的操作,把系統與現有系統融合,他把這個系統和貿易其他的東西有一個劃分。同時為了使平臺好做,所以在功能方面做了一些改進。
還有合法的環境,法規方面等等,他也對他所采用的國際標準建議書進行要求,也有他的一套模式和推廣營銷的說法。因為它是比較早實施的,所以它也把它的經驗和說法給我們介紹了。
第一,牽頭單位要承諾政府足夠的資金、足夠的人員。
第二,平臺建成之后對相關方是不是收費?它不收費。同時我們本來有很多部門同時管理,或者不同部門有不同的職責,現在明確一個牽頭部門,還有一個代理機構,你是不是允許把其他部門的只能搶過來?不能,不能有任何的職能交叉。另一方面,不僅是中國有這樣的思維,外國也有這樣的思維“外人自掃門前雪”。
還有就是要建立數據的需求,包括數據極和信息的要求。這些是建立一個單一窗口所要注意的事項。
我把國際上開展貿易便利化的工作和單一窗口,大家做的進展程度,以及大家的經驗和教訓給大家介紹一下。
除此之外,我還想多說兩句,就是呼吁大家參與到貿易便利化、標準化的工作中來。我也多次參與聯合國相關的會議,第一,分組很多,領域很寬,而且涉及到各行各業,還涉及專業技術人員,我們人不夠就跟蹤不到;第二,這個標準是按照歐洲的模式來建立的標準,它有它的一淘文化標準和思維模式,如果我們不參與,我們就沒有任何機會把我們的需求放到別人面前,結果你再實施就落后了;第三,正好實施一帶一路,我們也成立了貿易便利化委員會,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們更多參與進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