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下旬以來,廈門住宅成交量出現連續攀升之勢,特別是上周,日均成交量更是達到了95套之多。相比之下,在一系列調控出臺前廈門樓市最為火爆的2009年,廈門商品住宅日均成交量也就是94套。
值得注意的是,在成交量回暖的同時,一度銷聲匿跡的投資客又重現樓市。
島內成交量大漲266%
進入3月,廈門樓市成交量還在持續放大。廈門國土房產局的官方數據顯示,在上周(2月27日至3月4日),全市新房成交量為846套,其中住宅成交667套,環比上漲28.02%,日均成交約95套。這樣的成交量幾乎與2009年樓市鼎盛期的日均成交量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廈門島內住宅成交套數環比大漲了266%之多,共計成交238套,簽約面積31813平方米,占全市住宅總成交面積40%。島外成交429套,環比下跌6%,簽約面積46890平方米,占全市住宅總成交面積60%。
從各區成交情況看,上周集美區和思明區住宅成交量遙遙領先,分別成交233套和210套。其中思明區的成交量大增,主要是受島內首個實質降價樓盤———源昌君悅山再推新盤的帶動,上周源昌君悅山成交169套,位居全市成交排行榜第一位。
在其他物業類型方面,上周寫字樓成交3套;商場成交27套;其他成交13套;車庫成交136套。
散戶投資客再現樓市
近日記者在采訪廈門一些熱銷樓盤時發現,當前出手買房的除部分準剛需外,一度銷聲匿跡的小投資客又現身樓市。
上周,家住杏林的小陳夫婦,購買了一個本地房企開發的杏林樓盤,面積100平方米出頭,單價8900元/平方米,位于26層,毛坯房,總價90萬元。
“從去年秋天我就開始看房,觀望了幾個月,感覺現在這個價格還可以,貸款也相對容易,就買了。”小陳告訴記者,其實,他婚后和愛人同住家里的自建房,買這套房子就是用來投資的。“我周圍的鄰居,也有很多人現在買房做投資,以島內和杏林住宅為主。”
雖然在全市各區中,集美區的庫存量最大,但其消化速度卻很驚人。在2011年,集美區就以全年6781套的商品住宅成交量,位居六區成交榜首。在剛過去的2月,集美區又連續四周居全市成交排行榜首位。2月第四周,全市成交量前五名的樓盤均來自集美。
談回暖還為時尚早
從春節黃金周的18套,到上周的667套,不過短短一個月時間,廈門住宅成交量的上升之快,讓人有點兒摸不著頭腦。一位仍在觀望市場的客戶發問:樓市調控還在持續,限購政策也沒變化,難道市場真的就此回暖了?
“現在談回暖還為時尚早。”廈門房地產中介行業協會副會長王崎表示,當前的成交量回升,是在前陣子基數很低的情況下增長的,當前市場上的新樓盤普遍降價10%-20%,刺激了一些剛需、改善型客戶和投資散戶出手。不過今年樓市的整體基調沒變,現在樓市庫存量幾乎是鼎盛期的一倍,“擠泡沫去庫存”仍將是貫穿2012年全年的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