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目前的教育中有一種傾向,總是希望孩子去展示,希望孩子討好別人,展示給別人看,然后讓別人覺得這個孩子很好。這是一個普遍現象,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很多層面。一次學校活動的時候,我看見一個媽媽抱著孩子在舞臺旁邊哭,問及原因,她大聲說:“我不明白我的孩子為什么不參加活動。”甚至有媽媽對孩子說,如果你不參加這個活動,那我就把你送到別的幼兒園。這些現象都是不接納孩子的表現。
有的成人習慣性抱怨和批判,認為周遭的事物、遇到的人、發生的事總有不如意之處,這也是因為我們沒有學會接納。而接納從童年開始建立起來的,一個人從小不被接納的人,長大以后也不會很好地接納自己,接納別人。
但在幼兒園里,我經常看到孩子們的接納。有一次,一位老師指責一個小朋友,我對這個小朋友說:“你可以告訴他,你不可以這樣。”小朋友說:“她就是這樣子的,我知道她不會改變的。”當時我大吃一驚,意識到孩子對事物本質的認識比成人要清楚得多。當看到孩子的接納時,我才知道什么是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