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受訪者認為孩子常犯錯誤使母親耐心耗盡造就了“咆哮媽媽”
“我媽媽脾氣不好,遇到一點小事情就能急起來。而且她一個人照顧我們姐妹倆也很辛苦。”孫雨回憶,姐妹倆曾為一個發卡吵起來,“而媽媽當時一邊為我們做飯,還一邊洗衣服,看到我們吵架就突然煩躁起來,大聲吼叫”。
孫雨說,后來她與媽媽再聊起這些事,媽媽笑著說很多次沖她們大聲吼叫,就是想把她們姐妹攆出去,好讓她能安心把家務做完。
“其實我知道要控制情緒,但有時情緒來了,找不到其他的發泄途徑,只能沖孩子嚷了。”張蕾說,“我吼孩子時,他會哭鬧得非常厲害,弄得我也不知所措。孩子更喜歡情緒平和的媽媽,希望媽媽遇到問題時能跟他溝通,而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劈頭訓斥一頓。”
為什么會出現“咆哮媽媽”?63.1%的受訪者認為是孩子常犯錯誤使母親耐心耗盡,54.7%的受訪者直言獨自育兒導致母親壓力太大。其他原因還有:父親甩手不管,母親太累(39.1%)、家庭主婦缺少與人溝通(35.2%)、女性性格通常比較急(31.5%)等。
中華教育改進社理事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咆哮”可能與人的性格有很大關系。通常男性傾向于理性地解決問題,而女性則傾向情緒化地解決問題。“而且女性在職場或其他社會場合會受到較多約束。在家庭中,她們會更放松一些,孩子是相對弱勢的存在,媽媽們就會把這種情緒通過教育孩子發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