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在线视频一区_久久不射2019中文字幕_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_天堂va蜜桃一区二区三区漫画版

注冊
閩南網 > 教育 > 校園 > 正文

大一新生發帖抱怨 師生關系冷漠一周見一次面

來源:閩南網 2013-12-17 14:51 http://www.413629.com/ 海峽都市報電子版

  閩南網12月17日訊 “感覺大學的老師好冷漠啊,好懷念中學的老師,親愛的學弟學妹們,好好珍惜你們的老師吧。”近日,在泉州一校園貼吧內,網友“sunny”的一則帖子引來眾多學生的關注,其中不乏大學新生。有的還跟帖回復稱“都快3個月了,還記不住一些老師的音容笑貌,究竟是老師冷漠還是我冷漠呢”。

  而在日前,麥可思數據有限公司發布“誰是完美教師”調查結果,全國4441名接受調查的在校大學生中,課余時每月至少都能與任課教師聯系一次的比例,本科生為36%、高職高專生為43%。35%的本科生和31%的高職高專生平均每年與任課教師聯系不到一次。“下了課后就很難再見到老師”、“師生關系冷淡”成了在校大學生普遍的抱怨。

大一新生發帖抱怨課后難見老師蹤影

  通過私信,記者聯系上發帖人“sunny”。他告訴記者,中學時代自己和同學常常和老師打籃球賽、踢足球,老師都是他們的好哥們。本以為上了大學,少了所謂的高考壓力,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會更鐵,哪知道事實并非如此,都3個月了,除了上課時間外,他們都很少見到老師的面孔,心里的失落感頓增,這才在自己曾經就讀的高中母校貼吧上發帖。

  就讀于華僑大學廈門校區材料學院的大二學生許琪穎也有同感,她覺得與高中相比,大學老師的親切感少了。“一周和任課老師只見面一次,老師上完課就匆匆地離開,老師也常不在辦公室,難有機會與他們深入交流。”

  泉州醫高專護理專業大二學生謝亞娜更是這樣描述大學老師:“他們留給學生的總是來去匆匆的背影。說實話,四年的大學生活,沒有一個老師給我留下了較深的印象,就連和輔導員打過的照面也不多。我更懷念高中時期的老師。”

  受訪大學生們表示,雖然他們幾乎每周都會在課堂上與任課教師見面,但課堂之外的聯系卻不多,一是怕打擾老師的正常工作,二是沒有老師的聯系方式。

忙課題、評職稱大學重科研影響師生關系

  “聯系方式還是其次,主要是大學生都成年了,遇到問題我們都希望能夠自己解決。”仰恩大學金融專業大三學生吳雅琪認為,大學生比中學生獨立,導致大學生不像中學時代那么“黏”老師。而大學老師也不像中學老師“包辦”,除了班級輔導員外,講師、教授們都很少主動走到學生中。不過,一些受訪大學生表示,如果有問題主動找老師,老師還是會幫忙解決的。

  對于大學師生關系淡漠、學生課后難見到老師的現象,福建師范大學閩南科技學院一名謝姓老師認為,原因在于“學生太多,高校老師除了教學還有很多課題要忙,不可能像中小學教師那樣照顧到每名學生。”

  泉州醫高專學生處陳旭東副處長認為,高校普遍存在的重科研、輕教學的問題,大學老師忙于開課題、評職稱,無暇顧及學生。

  “師生課外接觸少,老師更應該擔責。”華僑大學社會學肖北嬰教授也認為,現在大學授課老師與學生交流普遍較少,這樣既影響教學質量,也影響學生對母校的感情。“學生對學校的感情更多是來自于老師,現在不少大學畢業生對母校越來越冷淡,很可能就是跟老師有關。”

□建議
實行導師制
讓大學老師主動走近學生

  在談及如何改變師生交流少這一現狀時,幾位受訪的高校老師都認為,現在網絡和通訊如此發達,像QQ、微信、微博等都四通八達,師生如果真心想交流溝通的話,是不存在障礙的。

  “教師應與學生多親近,主動走到學生中間去,這樣教師的為人風骨、學術規范,甚至人生發展目標在不知不覺中浸潤學子心田,這才是大學育人的根本,是網絡交流等手段無法完全取代的。”肖北嬰教授說。

  具體落到實處,教授提出了3個參考建議。第一,可以實行“全員導師制”,讓各個系里的教師擔任學生導師,一個導師負責一個年級2至3名學生,并明確提出要求,導師必須提供詳細聯系方式,必須每月和學生至少見面一次,詢問學習、思想和生活情況,有義務不定期參加學生舉行的各類活動等。第二,大學生基本都住校,學校可推行“寢室導師制”,讓系里的每個教師負責1至2間宿舍,規定一個星期一兩次的交流,形成一種宿舍文化,給予學生全方位的指導。第三,也可以實行“全程導師制”,從每個學生一跨入大學校園開始,就按1:3至1:4的比例配備“全程導師”,責任稻田,這樣更具操作性。(本網記者 黃曉燕)

相關閱讀:
新聞 娛樂 福建 泉州 漳州 廈門
猜你喜歡:
已有0條評論
熱門評論:
頻道推薦
  • 2025年南京中考成績查詢入口 南京市教育局
  • 2025年上海中考成績查詢入口 上海招考熱線
  • 遵義市招生考試網官網 2025年遵義中考成績
  • 新聞推薦
    @所有人 多項民生禮包加速落地快來查收 三峽大壩變形?專家:又有人在惡意炒作 北京新一波疫情為什么沒出現死亡病例? 戴口罩、一米線 疫情改變了哪些習慣? 呼倫貝爾現幻日奇觀 彩虹光帶環繞太陽
    視覺焦點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秋風起,紫菜香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石獅環灣生態公園內粉黛亂子草盛放
    精彩視頻
    斜視手術什么年齡做較合適?
    斜視手術什么年齡做較合適?
    醫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視頻)
    醫解百科︱荔枝怎么吃不上火?(視頻)
    專題推薦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關注泉城養老服務 打造幸福老年生活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

    新征程,再出發——聚焦2021年全國兩會
    2020福建高考招錄
     
    48小時點擊排行榜
    今年前5個月 廈門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呈 樂峰百畝“黃金筍”迎來采收季 南洪路一右轉車道實現“機非分離” 南安市人大常委會視察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 南安籍印尼華僑王國明逝世 喜迎食博丨成都市新津區考察團到漳州龍海 龍海區檢察院:法治護航成長,共筑家庭保 長泰后坊村幸福院:托起穩穩的“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