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變成養雞場。
南充市儀隴縣三蛟鎮巴山村,村民1997年集資28萬元修建起嶄新的村小校舍,卻沒有生源前來上學,校舍空置9年后無奈用來養雞。記者經過走訪調查后發現,村小因每年招生生源不夠,學校無奈,只能相繼停課。
雞場老板廢棄可惜學校租來搞養殖
昨日,記者在南充市儀隴縣三蛟鎮巴山村看到,外表宛然如新的巴山村小校舍里沒有傳來朗朗讀書聲,卻不時有“咯咯”雞鳴聲。走進學校一看,雞群散落院壩,水泥地面因過往車輛的碾壓早已開了裂。
附近村民告訴記者,巴山村村小的校舍是1997年全國普及9年義務教育時全村村民集資修建的。在村小剛修建好的頭幾年生源很好,有幼兒班和一到三年級4個班,每年都有上百名學生前來上學。隨著發展,村上的很多人都把小孩送往鎮上上學,村小漸漸就沒有了生源,幾個年級相繼停課,2002年,連幼兒班都開不下去了。
“校舍空置差不多已經有10年了,沒人管理,我看到快成危房了,感覺很可惜,就把學校租來搞養殖。”養殖場老板蹇繼林告訴記者,接手時,校舍已經破爛得不成樣子了,之后自己還花了近萬元錢對校舍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