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提前一年啟動
由于飛行員職業的特殊性,在招生過程中對報考者有非常多的要求。何法江介紹,飛行技術專業招生啟動幾乎都要提前一年,預審查的環節包括心理測試、社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精神考察、身體素質測試,以及形象、身高體重等外形的考察。最后高考成績必須上本科線,對英語單科成績也有要求。
預審和文化考試等所有的“關卡”通過后,在開學前,每一名新生還要做一次體檢,如果過胖了,過瘦了,視力下降了,也都有再被淘汰的可能。
在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學習中,楊琪羽同學說,淘汰“危險”一直存在。每年體檢不過關、沒有遵守飛行紀律、考試不過關等,都可能出局。而最后一年每名學生將被派送到法國、澳大利亞、美國和加拿大等地不同的飛行培訓基地進行為期一年的飛行實訓。出國受訓之前,外國航校也設定了英語雅思的考試線,如果沒過也將面臨“淘汰”。何法江表示,四年后,九成以上的我校學生可以成為一名真正的飛行員,翱翔藍天。
何法江認為,新標準的頒布和實施,對于希望成為飛行員的學生來說是一件好事,更多原先不符合條件的人將在此次調整中符合進入民航飛行員隊伍的條件。不過,這也意味著競爭會更加激烈。
目前,我國飛行員從副駕駛晉升為機長一般需要5-7年,而隨著招飛要求的放寬,在未來想要晉升機長的難度也會加大,可能會像歐美國家一樣需要15-20年。對于航空公司來說,新標準的實施同樣是一件好事。航空公司將能夠進一步加強公司飛行人員的儲備,更能在選拔飛行學員時將有更多機會考慮高文化高素質的人才。
此0.1并非我們熟悉的0.1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臨床醫學技術的不斷完善和對航空醫學認識的不斷深入,招飛舊規中的一些要求已不適應當前民航發展實際需要和國民身體素質實際情況。為使招收飛行學生體檢鑒定工作更加科學,選拔出更加全面優秀的人才加入飛行員隊伍,民航局著手梳理原有招飛標準的內容。比如,裸眼遠視力由原來的C型表0.3放寬至0.1。
那么,視力0.1開飛機安全嗎?
記者了解到,盡管視力標準降低,但這個0.1并不是我們熟悉的0.1,對飛行員的視力要求,比普通職業還是高很多。
一般大家視力檢測用的都是E型視力表,而檢測飛行員用的則是C型表。E型表以正方形E為視標,4個方向,有兩個開口;而C型表以環形C為視標,8個方向,只有一個開口。C型表的1.0,大約相當于E型表的5.2。而C型表0.1就相當于E型表的4.0,也就是說,飛行員需要達到的新視力標準,就是我們普通人測試出來的4.0視力。而之前的飛行員0.3標準,則相當于普通人視力4.5。
從2007年工技大開始招收飛行員,何法江說,視力就是體檢的第一關,而在這一關,幾乎有百分之六七十的報考者過不了舊版規范。新版《規范》將裸眼遠視力由不得低于C字表0.3放寬至0.1,但注意矯正視力仍不低于C字表1.0。對矯正視力的要求,保證了飛行員視效率與之前水平相當,并不會因視力標準的調整對飛行安全產生影響,同時擴展了符合招收飛行學生要求的生源數量,有利于選拔出更優秀的飛行學生,為民航業輸送更多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俱佳的航空人才。
與此同時,角膜屈光手術安全性和有效性在經過20余年的臨床長期觀察中得到證實,進行過角膜屈光術的飛行員在操縱飛機時角膜屈光手術對其的影響處于可控制、可接受、可預測水平。因此,新版《規范》將角膜屈光手術由過去的不允許修改為在滿足特定要求下有條件放開,比如接受角膜屈光手術后至少滿6個月,并滿足相關其他條件可合格。該標準的修訂在滿足航空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拓寬了飛行學生的來源,同時有利于推動臨床診療新技術在招飛體檢鑒定的應用。
此外,新《規范》也沒有像以往一樣以具體數值標注身高、腿長等標準,何法江表示,但這并不意味取消了身高、腿長等要求,只是對于身高、腿長的要求或將更加靈活。“新標準的修訂在滿足航空安全的前提下進一步拓寬了飛行學生的來源。實際招生過程中,民航各招飛航空公司會自行把握身高等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