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難
抱樹扒門往回跑
一提起要送3歲的毛毛上幼兒園,全家人都發愁。
“剛開學第一周的時候,還挺順利的。”毛毛媽媽說,上幼兒園之前,家里人給他講了不少幼兒園里的事:有好多家里沒有的玩具,操場上還有滑梯、轉椅和秋千,每天都有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陪著一起玩,還有老師帶著講故事、做游戲。在毛毛的心目中,幼兒園簡直比他最愛的游樂場還要美好,他對幼兒園充滿了期待,經常會問家里人“我什么時候上幼兒園啊”。
自從媽媽給毛毛買了上幼兒園的新書包,毛毛只要出門,不管去哪兒都把書包背上,出門前還要和全家人打招呼“我上幼兒園去了啊”。全家人都在竊喜,看來基礎打好了,心理準備也做好了。
終于,上幼兒園的日子到了。第一周,毛毛每天都蹦蹦跳跳地走進幼兒園,從老師發的照片和視頻上看,毛毛和小朋友們相處融洽,每頓飯都吃得精光,上課還能主動舉手回答問題,每天都興高采烈。家里人松了口氣,原來送幼兒園沒有想象中那么難嘛。
誰知第二周一開學,毛毛就變了。早上起床一睜眼,毛毛就趴在床上開始大哭,“我不想去幼兒園”。全家人集體出動,有人負責按住滿床亂滾的毛毛,有人負責往他身上套衣服、套鞋,折騰了足足半個小時,這才把毛毛從床上“生拉硬拽”起來。從家到幼兒園短短五六百米的路,毛毛一路嚎哭,愣是走了20多分鐘。
第二天一早,情況更糟糕了。毛毛剛走出家門,就一屁股坐在馬路上不肯走了。趁媽媽不注意,撒腿就扭頭往家跑。媽媽跟在后頭一通狂追,像扛大米一樣,扛起狂哭的毛毛就往幼兒園跑。
第三天,換身強力壯的爸爸和姥爺送毛毛。毛毛一邊哭,一邊連蹬帶踹,一個人根本抱不住。沒辦法,爸爸和姥爺只好一人拎著兩條腿,一人抱著上半身,愣是把毛毛給抬進了幼兒園。
“我家這孩子,算是全幼兒園里最難送的了吧?”毛毛媽媽問幼兒園門口的保安。“你家這不算什么,剛才有個小孩不光哭著不肯進幼兒園,還把家長給咬了。”保安一邊說,一邊指著學校門口的大鐵門和路邊的樹說:“就剛才,校門口這鐵門上扒著一個孩子死活不撒手,路邊那棵樹上抱著一個也不撒手,還有奶奶姥姥摟著孩子一起哭的,別提多熱鬧了。”
老師的話
大多數孩子在剛入園的時候,都或多或少地出現過入園焦慮。有的是大哭大鬧,有的則是默默流淚,還有的孩子甚至晚上做夢都在喊“我不去幼兒園”。
家長們需要開動腦筋,用一些適合的方式來“誘導”孩子,循序漸進地讓孩子對幼兒園的生活產生興趣,用實際行動去緩解孩子的入園焦慮,讓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歡上幼兒園。
強制孩子入園可能會加深孩子對幼兒園的反感。對于不肯上幼兒園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恐嚇孩子,即使孩子聲嘶力竭哭著不肯去幼兒園,也不要說出“不許哭,再哭就揍你”這樣的話,這會讓孩子對上幼兒園產生恐懼心理。同時,也不要說出“你只要進去吃完飯就來接你”、“你睡醒覺就來接你”這樣哄騙的話,孩子會信以為真,可能吃完早飯或是睡醒午覺就開始吵鬧著要回家。
很多優秀的繪本,都對緩解入園焦慮有一定的作用,家長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在家為孩子講一些與幼兒園有關的繪本,讓孩子先從書本中體驗幼兒園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