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為明實驗學校的開學第一課,教同學們在乘坐校車過程中發生意外如何逃生。
小娃娃演練火災逃生
“一個跟一個,小手扶欄桿,靠右向前走。”在廣州市金穗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們一邊奶聲奶氣地跟老師念著上下樓梯安全須知,一邊排著隊上樓梯。有序上下,防止踩踏的意識,在潛移默化的教育中,深深印刻在孩子們的腦海中。
“壞人來了,壞人來了。”在一聲聲的呼喊中,正在應急逃生實訓場玩耍的孩子們迅速地逃離,找到隱蔽的地方進行躲藏,不發出聲音,不讓壞人發現。一聲警報聲響起了,居家模擬游戲區的孩子們拿起了濕毛巾,迅速往消防通道逃生,一邊逃生一邊還不忘大聲呼喊身邊的人“著火了!快跑啊!!”逃出來后馬上報警,整個過程孩子們有條不紊,報警時報出地址更是準確無誤。
金穗幼兒園徐燕云園長告訴記者,幼兒園根據孩子認知特點,創新性、系統性地將安全作為主體,貫穿到幼兒園的日常教育之中,改變了原來零散性、照本宣科的刻板安全教育模式。園內安全教育以孩子體驗式教學為核心特點,創新采用實景模擬、互動體驗的模式,通過游戲活動、動畫視頻等孩子喜聞樂見、容易接受、記憶的教學方法,使孩子通過在環境中情景模擬、在游戲中學,在觀看漫畫、動畫中體驗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孩子遇到突發情況的能力。“由于我們整個教學過程都很逼真,一些小朋友在模擬躲避壞人的游戲時,最開始會嚇哭。但經過幾次訓練,他們就鎮定多了。”徐燕云說。
“不打招呼消防演練”
昨日早上8時,尖銳的警報聲在省實附中響起。“起火了!”在事先并不知情的情況下,老師們組織學生有序逃生,所有人員都在規定時間內到達了規定區域。而在一周前,高中部的第一次“不打招呼”火災逃生演練中,情況可不是這樣。在逃生路線上,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從距離班級最近的樓梯口逃生。離樓梯口較近的班級,基本都走對了。但那些在中間位置的班級,有的學生就不知道該往右走還是往左走了,因此導致了一些小的沖撞。最終有五六十名學生出現在演習中設置的遲到區。
鑒于此,從2月6日高中開學到2月13日初中開學,短短一周多時間內,省實附中進行了三次“不打招呼”的消防疏散演練,培養學生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省實附中常務副校長蔡騭表示,雖然平時也進行緊急疏散演練,但每次都是事先通知,并且為學生畫好了路線,學生跟著隊伍走就好了,印象不夠深刻。“不打招呼的消防演練”更接近真實場景,能夠加深師生們的印象,相信他們今后一定能記牢疏散路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