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初衷
開書單是為了督促閱讀
為什么老師推薦給學生的書和學生喜歡閱讀的書大相徑庭?對此,不少老師透露:“知道孩子喜歡讀其他書,但不能堂而皇之公開推薦,怕孩子看多了收不住。”
也有老師表示,給孩子們開必讀書單,是督促孩子閱讀的一種方式,對于“不推不動”的學生,依靠這種方法促進其閱讀,也是無奈之舉。還有老師并不知道學生的閱讀興趣,保險起見,推薦一些耳熟能詳的經典肯定錯不了。
針對學生對“必讀書目”興趣不大的現象,昨日,通錦中學初一的語文老師劉賢童表示,如果是規定的作業,學生應盡力完成。除此之外,學生可以盡情選擇自己喜歡看的書,寫了讀后感可以交給老師,師生一起探討。
■專家觀點
要讓閱讀變得更有趣而不是成為負擔
湖北黃石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室副主任譚清才表示,如果老師只是在假期布置學生閱讀,而書籍所涉及的內容跨度大,方向又較為分散,這樣的閱讀不見得有成效。老師和家長要做的,是讓閱讀變得更有趣,而不是成為負擔。“孩子的知識面有限,方向太多會讓他們無所適從。”
譚清才建議在學生課外閱讀方面,要把讀、寫、體驗結合起來。比如,鼓勵學生批注式閱讀,隨后可以生發一些聯想和創作。推薦書目的時候,不能是布置“任務”,要讓學生主動閱讀。通過召開讀書報告會、交流會,讓同學之間互相推薦,可以使大家產生閱讀興趣。
■書店大戰
復制書單備貨放在暢銷書柜熱賣
對成都各大書店來說,每年年底到第二年年初有一場硬仗必須要打——寒假暢銷書銷售大戰。為了出奇制勝,很多書店想到一招,到學校去“復制”書單。
“成都中小學開始陸續放假時,我們提前通過一些渠道拿到了老師開給學生的寒假必讀書單。”昨日下午,布克書店負責人胡先生告訴記者,隨著課外閱讀潮的普及,每年寒暑假,各大中小學校都會流傳這樣一份書單。對于書店而言,這份書單上的書就是當月的暢銷書籍。
記者走訪西西弗書店、西南書城、言幾又等幾家人氣較高的實體書店了解到,暢銷書柜臺已陸續被書單里的熱門書籍占領。言幾又書店店員向記者介紹,這些書籍會根據銷售以及消費者的咨詢購買情況來實時調整位置。而決定這些書籍是否上架的,正是這些從學校流傳出來的書單。
西南書城店員介紹,寒假閱讀銷售季,書店后臺有一個備貨小組,會根據這份書單按圖索驥地進行備貨,西南書城的備貨工作早在放假前一周就開始了。“每個學校出來的書單都不盡相同,給我們造成了比較大的困擾。”有個學校把《三體》寫進書單,而有的學校又要求學生側重閱讀青春文學,不少學校的必讀書單中都有《狼圖騰》這本書。對于不同學校列舉的不同書單,也讓部分書店完全靠運氣押寶式上架。
對于學生對老師布置的必修書單不感興趣,布克書店負責人胡先生表示,“現在的學生,閱讀受網絡的影響,選擇更多,也更自主。”胡先生說,對于傳統的經典作品,如今的中小學生普遍感覺有距離,很難產生共鳴。中小學生與經典文字的距離感,不僅源于經典作品年代久遠,更因為他們喜歡的閱讀感覺和節奏,與經典作品大相徑庭。學生們對經典有一種仰望之情,很難進入他們父輩過去的讀書情境之中。而這一代學生不愿意妥協,對于他們不喜歡的書,很多人不會硬著頭皮看,所以就會出現學生排斥老師布置的必修書單,而根據自己興趣來挑選閱讀書籍的情況。(記者 王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