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95后一代的同齡人,他們身上似乎更多了一股拼勁與韌勁。
班上有位同學的母親中風住院,父親要工作養家,這個寒門孝子為了減輕家庭的重擔,每天花兩個多小時坐車到醫院照顧母親。雖然兩年時間都是奔走在學校和醫院之間,但課程都沒有落下。
大一時,夏金玉用著姐姐的一部舊手機,壞了也沒有錢修。暑假她到深圳一家微電子公司實習,四班三倒輪流轉的工作強度很高,生產配件還會產生有毒氣體,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只露出兩個眼睛依然刺人,她臉上持續長痘痘,一度打起了退堂鼓。
“不能辜負那么多人的幫助和期待。”她咬著牙堅持做滿兩個月,用自己掙來的錢購置了新手機和學習用的電腦。
思利及人公益基金會的資助不求回報,幾次有限的接觸卻讓同學們深受教益。大二上學期,公益基金會組織同學們開展活動,三個多小時里,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在游戲中學習合作,在辯論和角色互換中學習換位思考以及如何面對生活。
辯論環節讓曹雨暉記憶猶新。針對“老年人該不該早上擠公交”的觀點,一輪辯論剛剛結束,正反雙方便立刻互換角色,開始為對方進行辯論,“大家漸漸學會要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陳平將“思利及人”理解為“樂于助人,做事認真”。擔任班級組織委員、加入院系學生會,在學生工作中,陳平更加懂得如何把事情做穩妥。他還到湖北紅安縣看望孤寡老人、和中職院校學生交流職業生涯規劃,在幫助別人中認識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成家兵入學后成為學校志愿者協會的一員,從“華中黑馬會”志愿者到協助殘疾人做手工,幾年里參加了數十場大型志愿服務活動。
在思利及人助學圓夢班,每位同學都是注冊志愿者,他們的身影總會出現在學校及周邊的公共場所,美化校園、打掃圖書館、宣傳文明公交……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于詩詞盛宴中看見書香霞浦2024-05-28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