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南國都市報報道了海口多所中學高三學生家長接到通知免費領取高考輔導教材,可去了現場才發現是推銷講座。海口市教育局對此高度重視,并開始對學生家長所反映的學校進行調查。
在對靈山中學的調查中,高三年級級長承認,自己是“一番好意”隨口和一名學生說了去領書而已,并未核實入校送書人的身份以及書籍的合法性。針對此事,海口市教育局將協同海口市文化稽查部門、工商部門再作進一步調查,同時海口市教育局紀檢組也將介入此事。
外來陌生人在校園給學生發放的高考輔導教材。
有陌生人進校發書 以為是出版社的免費活動
16日上午,記者隨同海口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工作人員首先來到海口市第二中學。據高二年級組組長林覺亞介紹,上周四也就是1月12日當天,學校里來了一些人,手里都拿著一摞《便攜背題本》的書,聲稱是出版社有免費送書活動。“這些人先是通過了學校的保安崗,又進入到教室,就開始給學生們發放《便攜背題本》A冊。”林覺亞告訴記者,想要B冊就要到指定地點領取,他當時留意到書里好像是夾著什么東西。“我們認為是出版社免費給學生送教材而已,也沒太在意。”
海口市第二中學校長劉躍榮告訴記者,目前經調查,學校老師和學校相關部門并未參與此事,但此事給校方提了個醒,后期將加強校園安保以及校門出入登記工作。
靈山中學:
高三年級級長: 未核實對方身份及書籍合法性
14日,記者在講座會場見到一名靈山中學的學生,該學生稱講座是班長發通知的。那么真實情況是這樣嗎?16日,記者拿著先前活動主辦方發給學生家長的通知,在課間隨機詢問了靈山中學十多名高三年級學生。學生們均表示見過這份通知,“這是班長發給我們的,但是誰通知了我們的家長就不知道了,班長當時也沒說清楚,就讓我們簽上名就交了。”
那么是誰將參加講座的通知發到班長那里的呢?記者從幾名高三年級的班長那了解到,當時有兩名女子在學校內聲稱有書免費領取,但要在一張表格上填寫學生姓名以及家長的電話。“她們說是提升學生成績的講座,但不允許學生單獨參加。”一名班長告訴記者,家長要和學生一起去才能領,如果是學生一個人去的話就不能領,但對方沒有跟她說過有推銷的行為。另一名班長稱,這兩名女子并不是學校工作人員,當時是先通知了高三年級級長,然后級長才通知他們去領這些書。